Example | xHTML1.0

首页 | 专题首页 | 要闻播报 | 世博动态 | 台湾与世博 | 世博时评 | 中国国家馆 | 省市区联合馆 | 香港馆 | 澳门馆

台湾馆 | 国际参展 | 企业参展 | 最佳城市实践区 | 志愿者 | 展馆风采 | 世博视频 | 世博酷图 | 留言 | English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 -- 世博动态

世博会上的解放军军乐团:为180多国家奏响"国之礼乐"

时间:2010-08-02 11:23   来源:《解放日报》

  14时,走廊里响起一声起床哨声。静静的楼层里,一阵清脆的小号声从某个房间传出,对门的某个房间,低沉的大号回应了一声。紧接着,三三两两的各种乐器加入进来,这独特的“起床合奏”表示大家都准备好了。

  首先是站军姿,其他部队手中拿枪,他们拿的是乐器,而且每种乐器形状长短都不一样,手持方法也不同,如何既体现乐器特点,又形成相对统一的视觉效果,是每次军姿训练的重点。副团长邹锐说,“现在体力都没有问题,特别是经历了去年国庆60周年阅兵,我们有个口号坐四小时不动、站四小时不倒、吹四小时不累,还有憋四小时不尿。”

  然后开始国歌排练。这天,他们要排练三首国歌,分别是接下来三天将举行馆日活动国家的国歌———所罗门群岛、秘鲁、罗马尼亚。“每两天下发3首国歌的乐谱,依次排练。一首国歌,旋律简单点的,不用5分钟就能顺下来,复杂的,大概一刻钟也能演奏下来。”演奏员介绍说,单独练习都不成问题,排练的重头是合奏,练的是乐队的协作和默契。

  指挥赵传赜带着大家开始排练。一曲终了,会将其中不够好的小节单独拎出来,重复排练,时而还会让单簧管或者萨克斯单独就某个小节过一遍。不到一小时,三首国歌排练完毕。副团长姜斯文逐一审听,并就演奏风格、质量等问题进一步提出要求。

  音乐厅:展现青年艺术家风采

  这几天,军乐团一直忙得不可开交。除了每天早上雷打不动的馆日演奏任务,有时下午还有荣誉日演奏任务。而八一建军节即将到来,为社区共建单位表演、录制电视节目、彩排“八一”演奏会,日程排得满满当当。

  16时,上海音乐厅。团员们已在台上坐好,正在为即将到来的“八一”演奏会彩排。副团长姜斯文亲自坐镇现场,指点包括音响、追光等一切细节,力求做到尽善尽美。《斗牛》、《回家》、《红旗颂》,共和国的礼乐之兵尽情演绎着浪漫与激情,舞台上充满艺术的灵光,现场观看彩排的群众,不时响起阵阵掌声。

  “能以完美的演奏、良好的军容为军乐团争光、为世博会添彩,这是我们最大的光荣。在保证世博演奏任务的前提下,我们也希望为热情的上海市民献上一点心意。”到7月31日,这群小伙已经完成开幕式、开园式、旗林升旗仪式和国家馆日、国际组织荣誉日礼仪演奏任务99次,为上海驻军和各界群众演出6场。

  宿舍:切磋技艺,共同提高

  晚饭后若无排练,就是自由活动。若说工作之余最喜欢的事,不少演奏员异口同声“切磋技艺”———这也只有迷醉在音乐中的人才会如此孜孜以求。

  李浩、王捷等人组成了一个铜管五重奏组,还起了个响亮的名字“惊叹”。“晚上,有人想练习了,不用特意招呼,拿出乐器吹上一小节,队员在其他屋听到就会用乐器回应,吹着吹着,就聚到一个房间来了。”

  “惊叹”表演了一段五重奏,一首改编自美国爵士乐的曲子。原本低沉浑厚的大号在王捷演奏下,表现出活泼、俏皮的风格。背着30斤重的大号,王捷从其他队员身边穿梭,这时发生了一点小意外,带子从肩膀上滑脱,王捷用手的力量继续捧着大号吹奏,手指已经发颤,脸上却不动声色,在走位中队员帮他扶正肩带,一切显得那么默契、自然。

  像这样的组合,在这个年轻的四队中就有好几个。他们根据自己偏爱的音乐风格,自由组合,相互切磋。“军乐团领导都很支持,这不仅能训练队员之间的默契,也是在实践管乐艺术表演形式的多样化。”(张骏)

编辑:杨永青
中国台湾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