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骨头怎么啃 代表委员为公立医院改革建言献策

时间:2011-03-04 14:01   来源:新华网

  保障“生计” 提升效率

  一些代表委员认为,医改的目的之一是降低百姓看病负担。但如果在转变以药养医机制的同时,补偿机制没有相应跟上,医院的“生计”就无法保障,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也会受到打击。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无锡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陈静瑜认为,国家对公立医院改革的投入还是不够,无法真正实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李利代表建议,基于药品费用在公立医院收入中占据较大比重的现实,政府应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推动公立医院逐步取消以药养医机制,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

  作为一位外科大夫出身的卫生厅长,李利代表认为,改革要改医患之间的“买卖关系”,让公立医院回到公益的道路上,但医务人员作为医改的主力军,其积极性不能因“后顾之忧”受到挫伤。

  “一方面,公立医院要通过管理体制改革,既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又提高运营效率;另一方面,政府在加大对公立医院投入力度的同时,医院应对医务人员实施绩效考核,能者多得,并实施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人员能进能出,真正调动起广大医务工作者对改革的积极性,提高公立医院运作效率。”李利代表说。

  做强基层 缓解“拥堵”

  杨利霞委员认为,解决9亿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关键是要在县域环境内建设有着较高水平的医疗机构。公立医院改革的重点和关键之一在于加强县级医院建设。

  在李利代表看来,缓解大医院病患“拥堵”问题,需要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做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疑难病少出省”。江西省从2008年开始实施的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程,三年仅中央和省财政就投入近30亿元,帮助各级医疗机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设备、人才、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水平。他表示,今后还要继续加大县级医院建设力度,全面提升县级医院服务能力。

编辑:张晓静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