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称中国食品安全形势严峻 人为污染是主要隐患

时间:2011-03-09 10:26   来源:中新网

  刘佩智称,中国食品生产加工单位44.8万家,其中80%为10人以下的小企业、小作坊;食品经营主体约323万家,有证餐饮单位约210万家,无证照的小作坊、小摊贩和小餐饮更是难以计数。农业生产更为分散,种植养殖环节还主要依靠2亿多农民散户生产,食品安全监管对象点多面广,小、散、乱的特点突出。

  刘佩智指出,以屠宰场为例,美国全国整合为13个公司6200家工厂,任何一家工厂出现问题,监管部门就处罚总公司,这一做法几乎断绝了这些公司违法经营、短期图利的可能。美国的FDA(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监管的食品生产经营者仅5万多家,管理相对就比较容易。这是美国食品安全水平较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刘佩智说,三聚氰胺事件是食品产业落后生产发展方式的客观反映。事件发生时,全国有乳制品生产企业1500多家、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企业40多家、奶站20393个,奶牛规模化养殖率仅19.8%,市场集中度过低。企业缺乏规模直接导致恶性竞争,忽视奶源基地建设,促发奶源大战,给部分唯利是图的不法分子可乘之机。违法在原料奶中添加三聚氰胺,不仅损害公众的健康,而且影响整个乳品行业及中国食品的声誉,将市场份额拱手让给国外品牌。

  刘佩智称,据统计,三鹿事件后的2009年,中国乳制品进口由12.06万吨猛增到59.7万吨,同比增长70.1%;高端婴幼儿进口奶粉所占份额接近90%。现在市场上,国产品牌婴幼儿奶粉几乎无人问津,而国外品牌价格普通百姓难以企及。

点击更多新闻进入新闻中心 两岸新闻 台湾新闻 港澳侨新闻

编辑:张晓静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