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寻客家藏品足迹遍布各地
1949年,年仅18岁的朱伟明随父去台湾,从此一别故土数十年。1965年,35岁的朱伟明从飞行员退役后辗转巴西、意大利等国,先后开过饭店,涉足过石材生意等,半生异国他乡的生活让他吃尽苦头。
1985年,朱伟明的父亲在加拿大温哥华去世,临终透露想回家的愿望。于是,料理完父亲的后事,朱伟明就抱着父亲的灵位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平远。家乡人的热情,让朱伟明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从此,他就经常回家乡走走看看。
2003年,朱伟明在家乡老屋原址盖了一栋新房,取名“怀乡屋”。逢年过节,就回到怀乡屋住上一段日子。在家乡的日子,家乡人、家乡的一物一品都让他感到亲切,他也因此逐渐对客家民俗文化物品产生了兴趣。
2006年,朱伟明正式开始收藏客家民俗文化物品,并一发不可收拾。几年来,为了收集藏品,他的足迹遍布了江西、福建、广西、香港以及泰国等国家和地区,只要有客家人居住的地方,他都要去寻找藏品。
随着藏品越来越多,朱伟明细心地将其分类,并在家里规划好展区,将其一一展示,免费供人参观。近两年来,他的家庭博物馆名气越来越大,很多人慕名前来参观。
如今,朱伟明大多数时间都居住在怀乡屋。他说,很多台湾的亲朋友好友认为他孤身一人整天与“破烂”为伴会孤独甚至凄凉,但在他看来,每天与这么多宝贝在一起,偶尔和家乡的朋友一起吃饭聊天,这日子过得既幸福又惬意。(中国台湾网、平远县台办联合报道)
[ 责任编辑:张晓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