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人民币升值机会,近期岛内外金融机构在以高息揽储之外,又掀起人民币金融商品投资热潮。国泰人寿推出台湾首张人民币计价投资型保单;国泰世华银行也一口气推出14档人民币计价的点心债及两档指数股票型基金(ETF)。保险公司和投信业者也瞄准了人民币理财大饼。台湾保险公司及台银人寿正积极规划人民币计价的投资型保单,预计最快在下半年开卖。
汇率——
企业不必再脱“两层皮”了
迈入“银通”,两岸间实现“币”畅其流,对往来两岸的民众、投资两岸的企业,都能节省支出。这一点,台商体会最深。
台泥董事长辜成允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无论是从台湾汇资金到大陆,还是把利润汇回台湾,都要经过美元的转换,台商要承担两层汇率的风险。“台泥在大陆的年产值是6000万吨,1吨水泥的价值大概是75美元,如果直接以台币和人民币进行结算,评估可以节省2%左右的成本,这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数字。”
为了避免剥“两层皮”,在两岸货币直通之前,到“地下钱庄”换钱是台商中公开的秘密。台商之所以愿意冒着“拿到假钞”的风险,通过地下钱庄兑换人民币,为的就是“汇损较低”,不希望经历“新台币—美元—人民币”两次汇兑。而在岛内,也曾因迟迟不能兑换人民币,导致地下钱庄生意兴隆,人民币假钞泛滥。
[ 责任编辑:张晓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