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山西高效农业应当怎么做
记者:坡地精致农业,是高效农业的组成部分。山西的高效农业之路在哪里?
汪:山西山区的土地,世世代代种老玉米、小米。每亩净收入也就二三百元。我们能不能帮助农民先对农业环境、种植环境做些研究?再对物种做出市场调研与规划,之后根据市场的情况搜寻适当品种以符合价值目标,对农民是最有收益的。为农民引路,这样才能以市场为导向,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帮助农民致富。
记者:如何根据山西的农业环境来实现高效农业?
汪:我还拿台湾种植莲雾为例。在台湾,它享受最高级别的护理,果农们伺候它,就像是在“奶孩子”。果农非常关心天气变化,一旦天气预报说两天之后有寒流来袭,就会立刻向果实喷洒特殊的御寒有机肥剂,莲雾就像包了层棉被抵抗气温骤降。“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这种简单移植的手段早就应当摒弃。生物科技技术,完全可以把传统农产品进行改良,提高质量与产量,逐步从低产出发展为高效产出。山西的杂粮农业,采用滴灌方式节水灌溉,配合先进科学的种植方式与科学的田间管理手段,完全可以在传统的基础上实现农业创新。
记者:山西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如果让您将它比做世界上的某一个国家,会是哪国?这些国家的农业发展经验,山西能复制吗?能奉行拿来主义吗?
[ 责任编辑:张晓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