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台湾的哪样农作物,您最喜欢吃?
汪:都很好吃,不仅是莲雾,柠檬、巴乐、释迦,我都爱吃。
2 山西有条件发展坡地精致农业
记者:您如何看待山西农业现状?
汪:山西的农业,是典型的亚洲小农耕作形态。从耕作形态来说,和台湾、日本的农业相差无几。如果能够在提高小杂粮的品质与产量上做足科技文章,山西这个小杂粮王国变身聚宝盆指日可待。
然而,消费者不断追求健康生活的今天,对杂粮营养成分的认知也在不断加深,这个“王国”要发展壮大,可是一篇大文章。不能简单地认为对小杂粮进行包装宣传推销,就是对它的重视,应当加入专家的认真研究,政府的大力支持,基层对农民的悉心教育与培训。
我来晋中几次了,这里属于华北温带山区,夏天最高温度可达36℃,最低温度不会低于零下16℃,无霜期可以达到7个月左右,适宜农业生产。可是,这里最大的问题是降水少,平均年降水量仅有400—500毫升。从传统种植来看,也就能种些产量大的玉米、谷子,其他杂粮亩产量都非常低。
水是农业的命根子。如果我们的农业建立合理的滴灌系统,选择合适的物种进行科学种植,水的供应不是问题。如果能够在充分利用有效供水的基础上,配以适当的物种选择与种植技术的提高,综合利用国家的鼓励政策,这里的农业完全可以发展得更好,农民收入也能够有效得到提高。
[ 责任编辑:张晓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