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农业发展经验足、眼界广,很多方面值得学习。我们与基层农会、合作社、产销班人员、农民、生科人士座谈,互动热烈。我们对种植技术、农会组织制度、农业结构、产销班与合作社以及农户的关系进行考察,所有参访人员受益匪浅。
记者:对台湾农业,我知道您有句名言“台湾农业需要细琢磨”,这句话该如何理解呢?
汪:我给你举个例子,就说一种水果吧,莲雾。
台湾本地原来土生土长的莲雾个头非常小,而且不甜不脆。经过台湾农民精心研究,科学种植培育,合理施放生物肥料,现在的莲雾已经像苹果一样大小,色泽紫红,香甜脆口,行销全世界。
以前到云南,大家都跟我说台湾的莲雾在云南可以种,而且非常好吃。拿出来一看,小小的一颗,下面还是青色的,上面就像女孩子抹了一星胭脂,样子丑极了;掰开,里面还有两个又大又硬的籽儿,外皮厚还裂口子。就这卖相,云南人已经感觉很好了。这次到台湾,吃了吃人家种的,他们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莲雾。台湾的种植技术很复杂的。
细琢磨,要琢磨台湾先进的农业种植方式与理念。
台湾种植技术的精致程度,大陆差很远。仅一项农肥的运用,就远远超过大陆的理解。不是说你把台湾物种带回大陆,挖个洞、喷了水,就可以叫台湾物种。
[ 责任编辑:张晓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