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平宜在青岛创建了即墨职业培训基地,为四川凉山州毕业学生提供培训帮助就业。图为张平宜在给学生上课。(图片来源:山东即墨市台办)
“我是想让孩子们学会自强自立,有尊严、有价值地活, 不向命运低头,并努力回馈社会,做一名‘手心向下’的人”
针对这些孩子的特殊经历,为使他们增强生活信心、健全意志品质,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她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在抓好日常学习培训的同时,创设了“生命教育课”,主要形式就是每周六放映一场以励志教育为主题的电影,如《肖申克的救赎》、《当幸运来敲门》、《追梦女孩》等励志大片至今还为孩子们所津津乐道,每部片子播完之后接着开主题班会。“孩子们,这个世界很精彩,你们一定要自强自立,不向命运低头,学好本领,有尊严、有价值地活,珍惜生的每一天。”张平宜总是这样鼓励着他们。
寒来暑往,时光荏苒。转眼间,当初懵懂冥顽的孩子长成了意气风发的青年,张平宜和孩子们也迎来了收获的季节。基地成立4年来,先后有50位学员从这里毕业踏上社会,凭藉掌握的职业技能谋得了称心的工作。其中,有 13 人直接被青岛环洋健身器材有限公司录用为正式职工,目前都已拿到近三千元工资。在外地工作的孩子们也经常通过电话、寄贺年卡等方式,与张平宜保持密切联系,汇报工作和思想情况,表达对“张妈妈”的感激和思念之情。
“要多奉献,少索取,做一个手心向下的人”,张平宜经常告诫孩子们。“生活就像在弹琴,我们只有手心向下,才能弹奏出激昂优美的音乐。当看到别人痛苦时,我们要手心向下,安抚他们颤抖的肩头;看到别人贫困潦倒时,要手心向下,向募捐箱里塞进同情和关怀。”从张平宜的言传身教中,孩子们学会了感恩,学会了关心和帮助别人:拉且、沙马每次从青岛放假回家,几乎每天都抽空到幼儿园去,义务给小孩子上课;药布一边工作,一边坚持业余自修,他最大的希望就是将来可以考取少数民族教师证,到自己的乡村教书;而更令张平宜感到欣慰的是,在2009年夏天台湾遭受“莫拉克”台风袭击时,孩子们都自发地捐出一部分实习工资援助灾区。
在紧张地培训学习之余,为最大限度地调理好孩子们的业余生活,张平宜对孩子付出了母亲般地爱。每逢有孩子生日,只要能来青岛赶上,她都要组织生日PARTY,让他们品尝咖喱、麻油鸡这些他们从来没有吃过的台湾食品;每当节假日,她还抽时间带他们走出基地,逛街、登山、去公园、品尝当地小吃等等,尽可能地多接触自然和社会,使他们能在这个青春烂漫的季节,放飞驿动的心情,排解思乡的情绪;她甚至将台湾时兴的毕业旅行“移植”过来,带孩子们在毕业前夕远足旅游,领略大自然秀美风光和风土人情,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 责任编辑:张晓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