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全力加强和落实以ECFA为主体的两岸经合工程,以巩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经济基础。全面推进ECFA的各项后续协商,还有大量的繁重工作任务要做,两岸都有强烈的意愿欲使ECFA的积极效应全面释放。
二是,全力加强和深化以“三通”为载体、以文教为主体的两岸社会交流工程,以扩大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民意基础。下一步两岸仍须全面交流、重点交流、深入交流,以时间换空间,实现两岸社会的全面融合,逐步由“三通”实现第四通----“心通”。
三是,全力加强和推进以两会协商为主体的多层次对话协商工程,以增进两岸政治互信,强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此次十八大报告特别提出促进平等协商和加强制度建设的内容,实际上是呼吁双方要稳步推进包括两岸经济、文教、人员往来等各个领域的机制化、法制化进程,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环境条件和机制,让任何人、任何势力改变它都要付出极大的代价。预计,制度建设将是未来两岸关系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包括两岸互设办事处等将会很快纳入双方的共同议程中。总之,十八大后两岸双方通过加快实施上述三大基础性工程,将为两岸关系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迈向更高、更广、更深的层次和境界。
三、突破两岸政治僵局仍有赖各方共同努力
此次十八大报告涉台部分对推进两岸政治关系着墨较多,倍受各方关注。报告呼吁,“希望双方共同努力,探讨国家尚未统一特殊情况下的两岸政治关系,作出合情合理安排;商谈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稳定台海局势;协商达成两岸和平协议。”这些主张不仅延续了胡锦涛“12.31重要讲话”的思想,更为重要的是将之写入党的正式文件中,作为今后大陆对台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摆上议事日程。这些“希望两岸共同努力”的项目是两岸关系进入新的历史阶段、迈入“深水区”无法回避的重大历史任务。
[ 责任编辑:张晓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