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屏东教育大学视觉艺术系的学生陈雅芳在大一入学时便参加了“国乐社”,因为有一定的琵琶功底,刚入社的她就成为学姐学长们的小老师,为大家进行一些琵琶基础教学。“国乐社”的一般活动是进行演奏,像学校的音乐联合晚会必定少不了“国乐社”的表演,同时,他们也会参加一些社会服务活动,比如去福利机构为小朋友表演,把快乐分享给弱势群体。
关键词:经营办不好也会“倒闭”
社团会“倒闭”?这还真是新奇事,台湾屏东教育大学的黄滢育告诉导报记者,“如果社团没有强大的号召力,招不到社员,那可真的是会倒闭的。”
招到了社员,还必须有运作的经费,在筹集经费上面,两岸社团可谓是各有千秋。屏东教育大学的做法是,每个学期开学,学生要向学校交370元新台币,这笔钱就由“学生议会”保管,社团需要经费的时候,要向“议会”提出申请。同时,社团如果符合要求,可以像台“青辅会”等行政部门申请经费。除此之外,社团如果经营得好,还可能有部分“商业收入”。台湾屏东教育大学学生会会长陈士豪曾参加学校的魔术社,在学习完魔术技巧后,魔术社也会接一些商业演出,每位社员演出一次可以赚500-1000元新台币,根据魔术社的规定,需要缴纳1/3的收入给协会。
而大陆的学生社团则没有“倒闭”一说,在华侨大学,只要由5人发起,50人联名签署,通过学生团体联合会审批,就可以成立一个新的社团,主要的活动经费来自于学校拨款、社员缴纳以及活动的赞助。(《海峡导报》 记者 杨思萍 实习生 刘普)
[ 责任编辑:张晓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