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两岸  >   正文

福建海事护航闽台直航 先行先试服务海西

2011年12月29日 10:37 来源:福建日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福建是对高级船员需求量较大的省份,但多年来航海职业教育存在培训薄弱、高等级船员比例较低等问题。为此,在泉州、莆田,福建海事系统针对当地民营经济较为活跃的情况,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参与航海教育及培训,兴办了泉州海事学校、泉港航运职业中专学校、泉州泰山航海职业学院、莆田航运职业技术学校等。其中,泉州已由以前单一的船员培训中心发展为,船员培训项目齐全和办学层次、专业结构较为合理的航海职业教育体系。据了解,仅泉州一地,年招生规模已达1600人,形成了船员培训项目齐全和办学层次、专业结构较为合理的航海职业教育体系。

  据分析,船员产业通过链条的延伸、产业集聚的规模效应,将催生大批量、高素质船员,在促进船员劳务输出的同时,凸显“海西船员”品牌,提升区域的核心竞争力。国内外大型航运企业也将因优质的船员资源而在福建设立分支机构或办事机构,加上现代化的海峡西岸港口群优势,将极大地吸引国内外航运企业落户福建,形成航运总部经济效应,有力支撑海西航运发展。

  除此之外,邮轮游艇产业、风能新能源等作为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福建海事局发挥专业优势,大力扶持游艇经济发展,于去年4月专门成立了厦门五缘湾海事处,积极推动游艇操作人员适任培训,今年初正式签发首批39人沿海游艇操作人员适任证书,使福建地区游艇操作人员适任培训实现了零的突破,填补了我省游艇操作人员适任培训空白。预计今后3年,厦门游艇将以每年200艘左右的速度增长,而福州、泉州和漳州也在积极规划建设游艇码头、泊位。

  与此同时,海事部门通过构建国际邮轮“船籍港”、推动海峡邮轮经济发展、打造邮轮靠泊“安全港”品牌、开辟邮轮进出港通关“绿色通道”、开通邮轮进出港“安全通道”等五项新举措,促进福建邮轮经济发展,支持厦门成立国际邮轮母港。

  风能作为海洋新能源已被广泛运用。今年,莆田市着力打造海峡西岸风力发电基地,7个在建风电项目前9个月累计完成投资达20多亿元。福建海事局主动作为、靠前服务,从安全保障和防止污染海洋环境方面,促进风电设施的顺利建设。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