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在交通运输部、部海事局的大力支持下,福建海事局VTS工程正式开工,是全国同类项目中投资最多、覆盖面最广、技术最先进的一套系统,工程总投资约2亿元人民币。今年9月1日,福建海事局VTS全面投入试运行,基本覆盖了福建沿海重要港口水域,经进一步扩建后,服务范围将全部覆盖沿海设区市所有海事局管辖水域。
“VTS的建成与投入运行,是省部共建的一个最直接最有效的成果,标志着福建沿海港口水上交通安全管理与服务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福建海事局局长陆鼎良告诉记者,建成的VTS通过沿海19个雷达监控站形成安全链条,由福州、厦门、泉州VTS中心分段进行管理,重点港口实现全面覆盖,解决了福建沿海原来“看不见、听不到、出不去”的问题,对于改善福建沿海、港口的硬件和软件环境,提升港口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主动作为
保障重点项目
《福建省“十二五”规划发展纲要》提出,“十二五”期间将加快开发建设环三都澳、平潭综合实验区、湄洲湾、泉州湾、厦门湾、古雷-南太武新区等重点新增长区域,高标准建设一批临港工业、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海洋运输、港口物流和滨海旅游重点项目。面对如此众多的涉海建设项目和蜂拥而至的各类施工船舶,福建海事部门直面困难、主动作为。
在福州,福清江阴半岛东西部填海造地工程正在紧张进行,运输车来回穿梭;在宁德,三都澳总投资约25亿元的城澳作业区1号2号泊位工程火热开工;在莆田,国家级重点石化、造船、仓储、物流企业纷纷进驻湄洲湾,一大批码头相继竣工并投产……这些项目时间紧、任务重,如何统筹好安全与发展、监管与服务的关系?
[ 责任编辑:张晓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