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ECFA效益主要体现在台湾。受惠于早收清单,台湾多项“登陆”产品增长迅速。其中冷冻秋刀鱼增幅最强劲,增长约10倍;文心兰增长7倍多;活石斑鱼增长近2倍;抛光机床增长约5倍。
受意识形态影响,台湾南部一度游离于两岸经贸热流。今年八九月份,海基会特意带领两岸媒体,深入中南部,了解ECFA给这里带来的经济效益。在南投鹿谷乡人们看到,茶叶“登陆”关税原本15%,当时已降到5%,明年将降到零关税,外销比例可能提高到50%。
南部一位厂商负责人还表示,以往两岸政治的不确定性让外国厂商对于和台湾产业界合作有所迟疑。ECFA有助于消除国际厂商的疑虑,促使他们投资台湾。
早收清单为ECFA开了好头,但是两岸贸易总额中,早收清单只占十几个百分点,对岛内开放的服务业也只涉及11个行业。等到ECFA全面实施,好戏还有一连串。
积跬步 致千里
2008年6月两会复谈以来,陈江会共举行7次,签署了16项协议,并达成诸多共识。内容涵盖空运、海运、渔业劳务合作、金融合作、陆资入台、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这些协议和共识宛若两岸间的一扇扇大门,衍生出无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两岸同胞共蒙其利。
不应忘记,今天的成果来自往日的跬步。1993年4月两会举行“汪辜会谈”,为两岸日后制度性协商确立了管道,这一影响远远超过会谈成果本身。
[ 责任编辑:张晓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