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海协会成立20年所经历的风风雨雨,笔者认为,有一些经验教训值得总结,有一些历史的启示值得珍视。
其一,必须坚守两岸达成的“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础。实践证明,没有政治上的共识或破坏已达成的政治共识,两岸之间无起码的互信可言,自然也谈不上正常交往、良性互动。“九二共识”的实质就是认同两岸同属于一个中国,不搞“台独”,这里既凝聚着民族的愿望、情感与意志,也攸关包括两岸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与根本利益,故而是两岸关系历经20年进退反复所确认且必须坚持的第一原则。只有坚持这一原则,两岸关系才能顺利发展、创造双赢,反之,则必然遭遇挫折、倒退乃至零和博弈。
其二,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必须牢牢把握和平发展的主题。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潮流和优先的价值取向。实践证明,没有和平,发展没有保障;没有发展,两岸关系中许多深层次的矛盾问题都无法得到根本解决。因此,发展是硬道理,和平也是硬道理。以和平发展为主题,就是要抓两岸关系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着眼大局,着眼未来,抓大放小,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就是要确保中央制订的“三步走”发展战略顺利实施,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机遇期不被破坏,以大陆自身的发展带动两岸关系的发展,以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确保大陆的和平发展,寓振兴中华、和平统一大业于和平发展的过程之中。
其三,必须把握先易后难、先经后政、循序渐进的规律,不要操之过急和急于求成。事实证明,两岸关系错综复杂,既有历史遗留问题,也有实践当中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既有两岸之间的矛盾,也有国际因素掺杂其中;既有经济社会发展的落差,也有政治结构和意识形态的对立……这些决定了台湾问题的解决与两岸最终达成整合是一个长期复杂巨大的系统工程。因此,必须累积包括物质基础与精神感召力在内的综合能量,从点滴入手,从容易做的事情入手,从两岸人民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事情入手,积少成多,循环往复,以量变促质变,最终达成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不顾条件限制和两岸关系的复杂性而一味求快,只能欲速不达。
[ 责任编辑:张晓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