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杜俊卿任南昌一军械所所长,负责前线军械的生产和供应。1949年随国民党部队撤退到台湾,从此再也未能回到大陆见妻子儿女。1970年,杜俊卿在台湾抱憾离世。
杜及峰近日到台湾后方得知,父亲逝世前神智已不清楚,但仍念念不忘回大陆。临终那天,父亲跑出医院,最后倒在了去往车站的路上。
据杜俊卿的二女儿杜作祯(72岁)回忆,1949年的一天,父亲告别身怀六甲的妻子谢凤秀和七个子女,奉命随军械所迁往台湾。杜作祯告诉中新社记者,自己当时才10岁,但父亲挥手告别的情景至今依然历历在目,当时并未预料到,那一别竟成了永别。
未亡人苦等四十年 遗愿与夫合葬
“父亲走后,我们一家失去了经济来源,母亲为了养家糊口,替人洗衣、做家务,还做过小买卖,硬是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几兄妹拉扯大”,杜俊卿二儿子杜及峰回忆说。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海峡两岸通信逐步恢复。1988年,杜俊卿的老部下涂家礼从台湾寄来书信。谢凤秀方才得知,丈夫已于1970年去世。
“我知道当时母亲非常伤心,她苦等了父亲近四十年”,杜及峰哽咽着回忆说,“但为了不让我们难过,她从不在我们面前表现出来”。
此后,杜家千方百计寻找杜俊卿的骨灰,但苦于信息不通畅,一直未能如愿。
1998年,谢凤秀带着一生中最大的遗憾去世。“生时未能相守,死后一定要厮守在一起”,这位平凡的奇女子唯一的遗愿就是与她的丈夫合葬。
[ 责任编辑:张晓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