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两岸  >   正文

“寻根续缘专家”颜立水:一个人的对台文化交流

2011年12月07日 08:00 来源:新华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颜立水对涉台文物的保护之情来自于30年前他的一次文物普查。“1981年同安开展文物普查时,我发现许多与金门历史名人有关的遗迹,当时两岸关系并不明朗,我暗中将‘金门历史名人遗留同安的文物古籍’作为普查专题,先后普查到有价值的涉台文物80多处。”颜立水说。

  自1981年起,颜立水骑着一辆破自行车,走遍同安的角角落落,对山区海岛的寺庙、祠堂、墓葬、碑坊以及族谱、史志、歌谣一一考察,掌握了大量的资料,为台湾同胞寻“根”留下了“家底”。

  “1984年到1993年,他刚好任同安文化局局长,他经常骑自行车,带着一个斗笠四处考察文物史料,被老百姓亲切称为‘斗笠局长’。”厦门同安区委报道组组长叶文彬说。

  颜立水告诉记者,这些涉台文物包括苏颂故居、蔡复一故居、林公祠、苏公祠、南门银同妈祖庙、瑶头探花第等。“南门银同妈祖庙在台湾已经有300多个分庙,每年都会有许多台湾同胞过来共同祭拜。”颜立水告诉记者,“如今看到的妈祖庙于2002年重修,其中台湾同胞也出了不少钱。”

  “这些文物才是真正体现两岸同胞同祖同宗亲缘关系的物质文化。”颜立水说,随着近年来两岸文化交流热络,许多台湾同胞纷纷来大陆寻根问祖。而颜立水由此也成了台湾同胞的“指路人”。

  颜立水回忆说,1988年左右,台南县黄唐舜等人拿着一张写有“泉州牢记,同安认清,十三,五记”的纸条,慕名找来帮忙寻找祖居地。“我在给他们介绍黄氏一族的由来时,帮助他们理解了这个纸条的意思,并在漳州龙海锦宅帮助他们寻到了‘根’。”颜立水说,“后来证实黄氏一脉是300多年前从锦宅分支,两岸宗亲得以欢聚一堂。”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