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国际

朴槿惠表态“不服”弹劾判决 朝野拟修宪制约总统

2017年03月13日 08:26:4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号:    
 

  【大选日期将提前 专家:预测结果为时尚早】 

  随着弹劾案的通过,19届韩国总统大选日期也将提前。按照韩国法律,应在总统被弹劾后60天之内举行新总统选举,因此5月9日进行大选的可能性较大。

  有意见指出,大选之前检方对朴槿惠的调查进展将使政局更加混乱,并且会影响相关总统候选人的支持率,因此在大选结束之后再对朴槿惠展开全面调查对稳定、顺利的政权交接更加有利。

  根据最新的民调结果,在野的共同民主党前党首文在寅连续10周领跑支持率榜单,代总统黄教安则稳居第二,忠清南道知事安熙正位列其后。此外,城南市长李在明,国民之党前党首安哲秀也在热门候选人之列。

  对此,时永明表示,虽然目前文在寅的呼声很高,但也不排除其他因素导致其最后未当选的情况出现。

  “共同民主党除文在寅外,安熙正在民众中也具有影响力”,王生表示,值得注意的是,城南市长李在明近日发表言论称,如当选韩国总统将撤“萨德”,将在整个国际层面有所增分。王生说:“韩国大选比较复杂,政党将重新组合,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都会产生一定影响。因此现在预测谁能当选下届总统,还为时过早。”  

  【为韩国政局埋下“地雷” 朴槿惠过大于功?】 

 

  有韩国学者称,无论弹劾案结果如何,朴槿惠走到今天这一步,恐怕是很多当初她的支持者们不敢想象的。

  “按照韩国民众的看法是过大于功”,王生表示,2012年朴槿惠以微弱优势当选总统时,许多韩国民众对其抱有希望,期冀她能带领韩国走出经济下滑的现象。

  王生说:“但韩国社会的经济发展模式已达到瓶颈,很难在经济层面创造民众希望的奇迹。”因此,朴槿惠竞选时“致力于让韩国经济恢复活力,实现经济民主化”的承诺已无法实现。

  王生指出,朴槿惠执政的最大亮点应该是在朝韩关系方面有所建树,但因各种因素影响,到执政后期,她对实现朝鲜半岛统一的承诺也并未达到预期。

  时永明指出,朴槿惠在即将下台之际,并未有效改善朝韩关系,甚至允许部署“萨德”,导致与周边国家关系恶化,给韩国未来发展埋下地雷。

[责任编辑: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