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国际

“高盛帮”在美国政坛能量有多大:历届政府的“标准配置”

2017年01月18日 09:25:46  来源:环球时报
字号:    

  “高盛在美国政坛的重要性首先体现在贡献了一些人,这些人显著发挥作用的地方毫无疑问是财政部;其次,高盛能影响一些政府官员思维以及政府政策。”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国友17日对《环球时报》这样总结。他表示,高盛拥有不为人知的广大人脉。美国政坛拥有一个封闭的“圈子文化”,“如果你在这个圈子里得到高盛的帮忙,处理事情可能就事半功倍。高盛的‘圈子文化’是其他企业无法企及的。”

  无处不在的影响力让高盛饱受争议。“这家世界上最强大的投行是一只被缠绕在仁慈面孔上的庞大吸血鬼乌贼,残忍地将其吸血漏斗强行塞入任何闻起来像钱的东西。”《滚石》杂志称,政府内的银行家只为银行而非公众服务,“他们不应该担任负责制定金融政策的要职”。在《华盛顿邮报》一篇有关鲍威尔被选为白宫顾问的报道下,一名读者留言说:“著名银行?应该是黑暗势力冷冻器吧。”

  不过,支持者认为高盛系或许“冷血”,但他们擅长工作。《滚石》杂志文章坦言,没有人会否认努钦与柯恩都极具学识且富有成就。“无论你们从个人角度如何看待这些人,只要是愚蠢、懒惰或不专业的人,都不可能成为高盛合伙人并侥幸生存”,曾参与高盛关于中小企业项目的纽约前市长布隆伯格如是说。

  美国《华盛顿观察家报》说,与政客、公务员、学者或其他背景的人士相比,银行家可能更了解商业和市场。“平复金融市场情绪的最佳方式莫过于任命一长串高盛人士。”华尔街前银行家、《金钱和权力:高盛如何统治世界》一书的作者威廉·柯汗说。曾在小布什政府财政部任助理部长的马里兰大学经济学家菲利普·斯瓦格尔表示:“一些能使你擅长银行业的技能,同样也能使你擅长公职”,尤其是在打造人际关系方面。

  转向公职,“DNA的一部分”

  高盛CEO布兰克芬曾就高盛对华盛顿有不正当影响力说法进行辩解,“失去一些同事让我痛苦。有关他们将照顾我们的看法是错误的,恰恰相反,他们拼命避免这么做”。如果真是如此,30岁成为高盛当时最年轻的合伙人的根斯勒或许是一个例证。两名参议员曾因为他与华尔街关系密切而试图阻止他担任商品期货交易管理委员会主席,但当他离任时,已经对华尔街大银行展开创纪录的调查。

[责任编辑:张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