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仇旧恨”
事实上,在缓和与争斗之间反复,这已成为美俄关系的一种常态。这一次,美俄为何陷入紧张?
直接的分歧仍在叙利亚战场上。“美俄都有意愿通过政治解决的方式实现叙利亚的和平,但是如何达成理想的结果,双方存在本质上的分歧。”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袁征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美俄在叙利亚巴沙尔政权是否下台的问题上始终无法达成一致,而双方关于上月联合国人道主义救援车队在叙遭到空袭的相互指责,更让关系进一步恶化。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亚研究所研究员陈玉荣也认为,美俄在中东地区尤其是叙利亚都有各自的战略利益,战场的变化反映的正是大国利益无法实现平衡的事实。
原本可能为美俄关系突破提供契机的叙利亚问题,反而又一次成为激化双方矛盾的导火索。
而在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姜毅看来,此番俄罗斯在对美政策上表现颇为主动,或与美国临近总统大选的特殊时期不无关系。“换届在即,美国在对俄政策上实际没有太多选择,俄罗斯正是利用这一时机,通过一些高调举动对美施压,迫使美国意识到俄罗斯的重要性。”
当然,这些都不是美俄之间的根本性矛盾。反复的根源还在于美国在欧洲地区对俄罗斯长期进行的战略挤压。这在乌克兰危机之后早已暴露无遗。
“如果美国能在俄罗斯关心的重大利益上有所收敛,那么俄罗斯现在也不至于在叙利亚问题上表现得如此激烈。”姜毅指出,俄罗斯此次在已经达成的核协定上违约,正是借此表达对美国没有合作诚意的不满。
袁征则将此次美俄关系恶化视为“新仇旧恨”的叠加。“普京上台之后,美国一直多有不满和指责,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又在欧洲对俄罗斯步步紧逼进行围堵,加上乌克兰危机及其引发的相互制裁,如今又出现叙利亚问题,这都让美俄博弈呈现一种加剧态势。”
[责任编辑: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