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国际

日本天皇5年内每周末捡"貉大便" 发表研究报告

2016年10月09日 08:51:47  来源:参考消息网
字号:    

  这样一来,日本就被赋予一个新的、民主制度的身份,而不必彻底与其陈旧的自我概念决裂,天皇被匆匆地改头换面,从日本极端民族主义的终极象征,变为与之相反的自由主义与和平主义理念的化身,其结果可想而知。

  “他们把同一位天皇拿来,让他换下白色的制服,给他穿上深色的西装、戴上洪堡毡帽,然后说,‘天皇是国家的象征,代表人民的团结,’”研究日本的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家卡罗尔·格鲁克说。“他还是那个天皇。他不知道怎样做出不同的举止。”

  那是裕仁天皇,他在整个战争期间是大日本帝国极端主义的代名词,他的皇位一直保留到他于1989年去世。在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日本人一直处于两个相互矛盾信息的拉扯之中:他们被告知,老路是错误的,但是,与那条老路最有关联的人却仍是受人尊敬的国家象征,每天都能看到他的形象、听到他的名字。

  这种紧张关系后来不断重现,表现在就承认战争罪行问题而展开的激烈辩论中,表现在长期存在的把战争英雄和战犯一起以类似崇拜的方式供奉的帝国神社中,表现在安倍晋三首相通过放宽军事限制把日本变为一个“正常”国家的努力中。

  天皇面临囚徒困境

  裕仁天皇1989年去世后,他的皇位传给了儿子明仁。明仁天皇所继承的位置,大体上已经既不代表军国主义、也不代表和平主义,既不代表过去、也不代表现在,而是代表两者之间悬而未决的紧张关系,代表一种过于痛苦、从而不可正视的国家身份危机。

  报道称,所有迹象表明,与父亲不同,明仁天皇一直在致力于解决这一矛盾。1990年1月,明仁天皇继位还不到一年,长崎市市长就违反了一个国家禁忌,他说裕仁对大日本帝国的罪行负有一定的责任。当一名日本极端民族主义分子向长崎市长开枪,造成其重伤后,明仁天皇亲自到长崎表示声援曾经批评自己父亲的市长。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明仁天皇承认了朝鲜文化对日本的影响,以及自己有部分朝鲜血统,这在日本也是一个禁忌,因为日本长期以来把朝鲜族作为劣等国民来对待。最有争议的是,他对日本二战期间在海外的暴行表示了遗憾。《大西洋》月刊在1998年发表的一篇特写中称,明仁天皇“在明确和深化有关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对中国和中国人民所犯暴行的本国内疚的公开表达”作了贡献。

[责任编辑: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