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国际  >   正文

日“购岛”刺激中国 专家称中日双方或摩擦不断

2012年09月11日 11:28 来源:北京晨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专家分析

  专家解读中国细化明确我国主权范围

  面临多选 中日或继续对峙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梁云祥认为,此次中国公布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海基线,从本质性上来讲,和从前的主张是一致的,中国此前一直主张钓鱼岛是中国的领土,这次是更加细化到了经纬度,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的主权范围。从理论上说,如果有外国侵犯我国的主权,就应该进行反击。中国在钓鱼岛的问题上,更进一步强调了法律化。

  中日未来关系存在几种可能

  对于未来的中日关系以及中国可能采取的行动,梁云祥分析认为,从目前的情形来看,不外乎未来的几种可能,最坏的打算是战争。但从目前来看,中日双方并不愿意这种情况发生,但不能排除双方互不相让,尤其在民众情绪激化的情况下,事态走向战争的可能性。梁云祥认为,在当代社会,尤其是中日两个大国,中日两国之间不仅仅是钓鱼岛问题,还存在其他问题,发生战争的可能性并不大,只是不能排除走到极端武力冲突的可能性。

  如果不发生战争,中国可能采取的措施是继续派海监船、渔政船赴钓鱼岛主张领土权,还有一种可能性是中日政治关系全面恶化,中断高层领导人的互访,甚至波及到中日经济贸易关系,比如实行某些日本产品的进口限制和制裁,甚至可能会波及到民间交流。

  中日双方会不断摩擦对峙

  对于未来的中日双方关系的走势,梁云祥认为,中国和日本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对钓鱼岛有争议的问题,以前能够维持现状,但日本最近采取的“购岛”动作刺激了中国,现在事态不断升级,双方都不妥协让步,处于僵持状态。从目前看不出“有什么台阶可下”,以上的“可能”都有可能发生。日本也是箭在弦上,日本“购岛”酝酿了很长时间,国内压力比较大,如果不实行“国有化”了,石原等右翼分子也会有话说。如果中国不采取措施,国内的压力依然会很大。

  对于中国可能采取的行动,梁云祥认为,未来有什么人物登上钓鱼岛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的问题是国家不论是海监还是渔政能否实际控制钓鱼岛。

  梁云祥认为,对于领土争端,战争、法律和外交谈判是三种解决途径,但从目前情况看,中日双方未来最大的可能性是双方不战争也不妥协,而是不断摩擦和对峙。

  日本没有理由买卖钓鱼岛

  梁云祥指出,此次事件直接的导火索是今年4月石原提出“购岛”,在此压力下日本提出要“购岛”,从而影响了中日关系。而石原的“购岛”不能简单地解读为石原对中国不友好,或者是少数右翼分子的行为。更深层地看为什么日本民众会引起如此大的反响,会有那么多人愿意捐款,是因为他们认为中国在不断强大,给日本造成压力。另一方面,虽然日本提出对钓鱼岛维持现状,不开发也不建设,但中国不能接受,因为这就是我们的领土,日本没有理由买卖。双方没有交集。

点击更多新闻进入新闻中心 国际新闻 军事新闻 科技新闻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