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三·军费来源
削减军费与增兵之惑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美国军力部署的调整也要受制于美国的钱袋子。
在帕内塔宣布美国的军事调整计划后,就有一些美国官员和议员提出质疑,认为在美国国防预算削减的大背景下,愿望和现实可能有距离。
地区承诺或难兑现
今年2月,美国公布了总额为6139亿美元的2013年美国国防预算。根据该预算,今后5年内,美国军费将削减2590亿美元;今后10年,美国军费将削减4870亿美元。
美国参议院武装力量委员会成员、共和党议员约翰·麦凯恩就表示,他赞同帕内塔将海军兵力重心转移至亚太地区的计划,但对于海军建造新战舰和退役旧军舰的计划表示担忧。“我非常担心的是,海军舰只总数的持续下降,”麦凯恩说,“国防部长在其讲话中对该地区的各项承诺可能无法兑现。”
美国海军早些时候已将其第六舰队的旗舰“惠特尼山”号和第七舰队的旗舰“蓝岭”号的服役期限延长了28年,推迟至2039年退役。届时,“蓝岭”号服役时间将长达70年,“惠特尼山”号为69年。而通常情况下,美国航空母舰的服役时间一般为50年。
放弃设立永久基地
虽然帕内塔一再强调,美国军费的削减不会影响向亚太增加兵力的计划,但是在美国国内,帕内塔却警告说,当前削减军事开支的方针将使美国成为一只“纸老虎”,丧失其超级大国的地位。
不论如何,军费削减对美国向亚太增兵计划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帕内塔在宣布军力调整计划时就表示,美国将逐渐舍弃冷战时期设立永久基地的做法,转而通过联合演习、训练、临时部署等方式,强化在亚太地区的存在。
的确,和建立永久基地相比,临时部署等方式的确是一种崭新方式,但在很大程度上,这也是军费大削减背景下,美国军方不得已而为之的“创新”。
如果这一方式得以陆续实施,可以预料,在离开菲律宾基地20多年后,美国大兵有可能以轮流调换部署的方式重新进驻菲律宾;只不过,至少在可见的将来,美国都不会重新启用菲律宾苏比克湾基地、克拉克基地,或者越南金兰湾基地。
地区应对
亚太国家难“选边站”
影响美国向亚太增兵、“重返”亚太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亚太各国的立场,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这些国家对美政策和对华政策的调和。
与中国经贸关系紧密
亚太各国都与中国建立了十分紧密的经济关系,东南亚联盟、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都是中国。在全球经济脆弱复苏的背景下,面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所有国家都不愿意错过搭中国经济便车的机会。
与此同时,上述国家中,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都是美国的军事同盟,东南亚联盟多个成员国与美军建立了密切的军事合作关系,还有一些国家正在寻求升级与美国的军事关系。所有这些国家都将美国视为该地区的主导性安全力量。
“这种经济伙伴与安全伙伴的错位将挑战各国间既有的合作关系。”新加坡国防部长黄永宏在日前举行的亚洲安全会议香格里拉峰会上如是说,“没有一个国家想要选边站。”更直接点说,在经济上至关重要的中国和安全上颇为倚重的美国之间,亚太各国都在尽力寻求平衡点,既从中国赚钱,又得到美国的安全保障,同时无需在中美之间做出舍弃一方选择一方的艰难选择。
力图寻找平衡点
在同意美国海军濒海战斗舰部署至新加坡的同时,黄永宏也表示,新加坡空间有限、人口也不断增加中,不会同意美军永久驻扎新加坡,更好的方法是允许美国使用该国的军事基础设施。这也可以视为新加坡的一个平衡举动。
澳大利亚国防部长斯蒂芬·史密斯近日在赴北京出席两国国防部长对话机制启动会议前也表示,其访华的主要目的就是打消中国对澳大利亚加强与美国军事关系的担忧。史密斯重申,澳大利亚和美国近期加强军事同盟关系的举动“和澳中两国关系不存在任何冲突”。澳大利亚不会介入中国海洋“争议领土”的相关问题。
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的举动在亚太各国中颇有代表性,表明这些国家在加强与美国军事合作的同时,依旧保持了相对清醒的头脑,认识到与中国的关系同样十分重要,而美中关系的紧张乃至冲突,是它们非常不愿意看到的,因为这直接关系到这些国家的根本利益。
记者观察
对美国频频动作不妨淡定
在美国防长宣布美国增兵亚太的战略之后,很多人立即宣布这是包围中国的最新举动。有这些反应并不奇怪,只是,面对美军在亚太的战略调整计划,仅有这样的反应显然过于简单。
须知,军事关系的回暖或升级并不一定就意味着军事同盟的结成,也不意味着美国与亚太各国就包围中国达成了共识。实际上,在美国与亚太国家加强军事关系的问题上,应该摆脱那种常见的应激式反应,不要一有风吹草动,就以为他们的军事关系已经有多密切,中国的安全环境已变得多么恶劣。相反,应该仔细地分析美国与亚太国家加强军事关系的细节,才能掌握其军事关系的密切程度,也才能了解其对中国安全环境的真正影响。
就以越南金兰湾基地为例,帕内塔造访金兰湾,与美军重返金兰湾之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方面,美国至少眼下无意在亚太新增永久军事基地。另一方面,越南加强与美国军事关系的一个主要动因就是为其对话关系寻求一种平衡力量,其目的在于借助美国的力量,而非完全投向美国的怀抱。越南的这种平衡心态在亚太各国中较为普遍,这也是一种正常且相对理性的心态。
菲律宾的对华政策则充分展现了失衡政策可能带来的后果。菲律宾一再对中国显示其强硬政策,其结果或许可以加速菲美军事关系的升级,但同时也使得其在对美关系中处在更为被动的位置。之所以如此,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菲律宾忽视了今日亚太各国必须面对的一个基本事实:中美在亚太的确有竞争,但中美两国都不希望发生正面冲突。 (党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