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时政 | 本网快讯 | 两岸 | 国际 | 港澳侨 | 热点新闻 | 大陆纵览 | 社会 | 财经 | 教育 | 军事 | 科技 | 传媒 | 奇闻趣事 | 新闻发布会 | 新闻人物

美军拟研发新型高智能无人机 攻击敌方战场网络

时间:2012-04-06 09:51  来源:中国青年报

  这种网络拓扑结构并没有明显的脆弱节点,任何一个节点被损毁,其功能都可以由其他节点替代,因而不会对网络整体效能造成重大影响,整个网络的自适应、自愈合能力极强。

  战场网络为防止信息交换过程中被泄露和破解,其网络传输采用高强度的加密方式进行,其安全性远超民用级普通加密方式。据称美军的Link16数据链的加密强度,连美军自己也没有找到破解的办法。

  战场网络中的计算机本身还采用多种物理手段进行加固保护,是真正的“三防”计算机。

  此外,军用计算机多嵌入在先进的作战平台之中,作战平台本身的防护能力等于给这些计算机再加上了一层“防护罩”,以传统的火力毁伤手段来对其进行打击破坏可谓难上加难。

  当然,战场网络绝不是天衣无缝、无懈可击,也存在无法避免的技术“软肋”。

  这是因为在实际作战过程中,部队要不停地实施机动,战场网络各类设备都处于高速运动之中,网络通信必须采用无线方式,才能适应“动中通”的作战需要。

  采用无线传输的网络信号不得不暴露在开放的电磁空间之中,这就为对方实施网络电磁一体攻击打开了“易受攻击之窗”。

  点评战场网络的“克星”

  鉴于战场网络在作战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从它一开始出现,各国军队就在想方设法寻找对付它的办法。

  目前,战场网络的头号“克星”当属美军的“舒特”机载战场网络攻击系统。“舒特”系统是美军对付敌方防空网的“撒手锏”,其名字来自大名鼎鼎的美国“红旗”演习创立者穆迪·舒特上校。

  据外媒报道,“舒特”系统可通过敌方雷达、微波中继站、网络处理节点接入敌方防空网络,能够实时监视敌方雷达的探测结果,甚至能以系统管理员身份接管敌方网络,实现对雷达传感器的控制,注入欺骗信息和处理算法,并能实现对时敏目标链路的控制能力。

  “舒特”系统还可以控制敌人雷达的转向,己方飞机无须具备隐身能力即可轻易突破敌方防空体系。

  2007年9月6日,以色列空军18架F-16I战斗机,成功躲过叙利亚军队苦心经营多年的俄制防空体系,对叙方纵深100千米内的所谓“核设施”目标实施了毁灭性打击。

  在这一行动中,以军使用“舒特”系统成功侵入叙军防空雷达网,并“接管”了网络的操控权,使叙防空体系陷入瘫痪。“舒特”在战争中的首次亮相,给使用俄制防空体系的国家敲响了警钟,也促使各国军队更紧迫地思考战场网络的安全问题。

  另一种对付战场网络的“大杀器”是电磁脉冲武器。科学家在进行高空核武器爆炸试验时发现,核爆炸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在爆炸附近空域产生能量非常高的电磁辐射,这就是电磁脉冲效应。

  电磁脉冲武器利用电磁脉冲效应,能够在目标周围释放强度高、频度宽、作用范围大的高能量电磁脉冲,在敌方暴露的天线、导线、导体和电子设备的电路板内,产生上千伏的瞬间耦合高压,击穿、破坏计算机电路芯片,从而造成敌方战场网络的永久性毁伤。

  除上述两种武器外,各国还在竞相开发针对战场网络的新概念武器。

  美国空军研究人员提出了赛博飞机的概念。它是一种在赛博空间工作的网络平台,执行与常规平台(如无人机)相似的作战任务。例如,执行拒止、摧毁、降级、破坏或欺骗敌方网络等直接作战任务,或发现、定位、跟踪和监视侦察敌方网络目标等作战支援任务。

  赛博飞机从网络平台发射后,能跨越网络之间的物理隔离,克服身份认证、防火墙等层层障碍,在网络空间自由飞行;能搭载病毒、木马等网络攻击武器,通过网络进行远程遥控发射打击目标;能自我复制,并相互协同工作,完成任务后,又可以不留痕迹地自毁。

  形象一点说,赛博飞机就是赛博空间中集侦、打功能于一体的高智能无人机。

  国外一些研究机构还提出了许多“异想天开”的对付战场网络的新概念武器。例如:芯片细菌武器,即培养出嗜食硅基材料的特种细菌,让它去吞食敌方计算机和网络设备中的芯片,并通过自我繁殖扩大破坏效应。

  纳米机器人,通过布撒器施放到敌方上空,这些机器人能神不知鬼不觉地钻到敌方计算机和网络设备中进行捣乱。

  除了有针对性地发展“破网”的武器装备以外,还有其他破坏敌方战场网络的多种途径和方法。例如,特种战对战场网络威胁极大。特种部队可以秘密潜入敌后,在通信枢纽、网络设施等部位接入敌方网络,并输入烈性病毒进行破坏;或在敌方军用计算机和网络设备中秘密置换捣鬼芯片,并在关键时刻引起网络故障;或直接捕获敌方网络管理和操作人员、缴获敌方网络终端,为进入敌方网络打开方便之门。

  情报战也可以成为“破网”的手段。情报人员直接打入敌人内部,或通过收买和策反敌方内部人员,安插内线,为己方秘密提供网络管理口令、密码等重要情报,或直接在敌方网络中植入病毒、木马、逻辑炸弹等,如果真能做到这一点,可谓达到了“破网”的最高境界。(袁艺 赵金波 卫红 作者单位:军事科学院)

点击更多新闻进入新闻中心 国际新闻 军事新闻 科技新闻

分享到:
编辑:吴怡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