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阿斯顿大学教授彼德森对媒体表示,以往在处理欧洲事务中,德国有意同法国保持微妙平衡,法国发挥政治主导作用,德国则贡献经济实力。如今法国经济不振,欧洲所有目光都投向德国,德国处在“舍我其谁”的地位。
魏登费尔德指出,如今大多数德国民众认同欧盟对于德国的重要作用,因为欧盟给德国带来的利益是欧盟成立前无法想象的。欧债危机一个重要原因是欧元缺少支撑它的政治框架。这需要所有欧元区国家共同参与构建,仅靠德国无法完成。无论是应对其他国家的批评,还是为解决欧元危机,德国都需要进一步加强同其他国家协调,形成共同的领导力量。
点评
丁纯(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是欧洲的宿命,也是德国的纠结”,这或许最贴切地反映了目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持续恶化中的德国和欧洲的关系以及危机对德国政经的影响。
首先,欧债危机的解决,必须仰仗德国的经济实力和德国维护欧洲一体化的政治意愿,德国的“老大”地位和举足轻重的角色作用也因之不断在转换和被夯实。此次危机中随着法国经济实力不济、英国的“光荣独立”,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约定俗成的“法德轴心”正在蜕变为“德法轴心”,德国已经走出了战后德国“经济巨人、政治侏儒”的悖论。
其次,这一转变也带来对欧洲邻国的深深纠结,在批评从欧元区中获得最大收益的德国见死不救、以邻为壑的同时,纷纷质疑:“德式”欧洲央行、严厉要求别国严肃财政纪律、改革社会保障制度等,德国莫非真要推进“德国的欧洲”?
最后,危机对德国政局影响也不小。对于愈演愈烈的欧洲债务危机,“救还是不救,如何援救?”导致了德国政坛执政党内部严重分歧,联合政府被削弱,甚至直接威胁到了总理默克尔的命运。但最近德国电视二台对默克尔处理欧债危机63%的认可民调,反映了大多数德国民众对维护欧洲一体化认同和对德国援救行动的逐渐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