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富士电视台23日分析称,打架、投催泪弹等暴力举动,一半反映出韩国议员真正从内心反对议案,但另一半是表演给他所代表的利益集团和政党,不管投票的最终结果如何,作为利益集团和政党代表,他本人已经尽全力表达了愤怒、反对之情,并采取非常举动来维护集团利益。这种政治家的“表演秀”在选举以及执政党与在野党较量的时候上演最多。古代经常有忠臣为了忠告王者,甚至采取在朝堂自杀的行为来劝诫。现今时代用不着自杀,但是仍可用非常行为表现政治主张、表现忠心等。
英国《经济学家》此前曾将韩国频繁出现的议会暴力归因为“民主的不成熟”。该杂志23日说,烟雾战反映出韩国政坛中那股一直难消的愤怒劲,无论执政党做出怎样的决定,总是有议员愿意代表愤怒的选民,尤其是年轻的选民出来搅局,但他们这么做的动机究竟是为了改变议会的决定,还是赢得更多的选票?
中国社科院亚太研究所副所长李文23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韩国被认为是一个民主转型比较成功的国家,仍经常出现此类事件,跟韩国民族性格的暴烈、急躁有关,但本质是缺乏成熟的民主政治文化。李文说,东亚地区历史上靠上尊下卑维持政治和社会秩序,引进西方民主后,由于没有相对成熟的政治文化做支撑,难免把一些不成熟的因素带进来,导致实践中出现偏差,在选举或不同政治集团的博弈过程中出现暴力。政治家在竞选过程中互相抹黑,西方也有,东亚地区往往做得更过分。西方对民主的定位是多数人原则,输了就认输,即使战争中投降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但亚洲无论政治还是战场往往表现出你死我活的关系,缺乏尊重少数、协商以及对某种规则的认可。
英国卡迪夫大学亚洲问题学者克斯利托弗·胡德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全球化和现代化正让一些新兴国家在民主体制上作出积极的改革和努力。同时,民主体制的完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在很多国家和地区,这一点却不被接受,继而转化为极端的骚乱和示威抗议,过去在印尼、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发生的局势动荡就是明显的例子。(本报驻韩国、日本、英国特约记者 王刚 李珍 纪双城 本报记者 张倍鑫 魏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