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
地区合作与“软方式”积累反恐经验
在“9·11”事件10周年之际,拥有大量穆斯林人口的东南亚国家也开始对这一地区的10年反恐历程展开反思。东南亚舆论普遍认为,恐怖主义在这一地区的威胁虽有所降低,但远未消失。一些国家通过加强合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特别是在运用“软方式”改造恐怖主义生存土壤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
《雅加达邮报》网站3日发表评论说,“9·11”事件留下的遗产——即“反恐战争”,对吸引年轻穆斯林参与极端行为、特别是打着反美旗号的极端运动创造了条件。马来西亚《星报》网站11日发表文章说,目前美国及其西方盟国拖延撤离驻阿富汗军队和军事打击利比亚,以及有可能对叙利亚采取的行动,意味着可能重犯以往的错误。
东盟秘书处公共事务主任李键雄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9·11”事件对东南亚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是,东盟国家加强了在反恐方面的合作,打击恐怖主义成为东盟国家确保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任务。
新加坡副总理兼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及内政部长张志贤近日透露,新加坡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已经展开了更为紧密的反恐合作。
马来西亚《新海峡时报》引述马来西亚全国警察反恐特别行动部总监弗兹的谈话指出,联合国将马来西亚的反恐及改造计划视为楷模,马来西亚正在向有关国家输出改造恐怖分子的经验和做法。他表示,此计划是用“软方式”,即通过警方及宗教人士对恐怖分子进行心理辅导,改变他们的极端主义和好战思想,重塑被扭曲的价值观,并教育他们尊重其他宗教及种族。2005年至去年,警方已对75名恐怖分子进行了改造。
(人民网驻外记者温宪、席来旺、马小宁、王恬、张旸、吴云、孙天仁、黄培昭、牟宗琮、暨佩娟、吴成良、张慧中)
点击更多新闻进入新闻中心 两岸新闻 台湾新闻 港澳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