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到不能倒”的金融机构之一:美国国际集团)
贝尔已经用她任期最后一年的大部分时间去让全美国和华尔街的人去相信,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可以胜任这项工作。但是大多数人仍持怀疑态度。然而她坚持说,多亏了新获得的清算授权,“我们才比以前的状况好了很多”。当然,事实是没有人真正知道政府到底会采取什么措施。唯一有可能知道的方法是让一个机构真正倒闭,这并不是一个乐观的前景。但是这又成了别人的难题,而不是希拉·贝尔的,她已经完成了自己的职责。
“我并不是一开始就这么强硬,然后满怀关切地出现在公众面前,”在我对她的第二次访谈快要结束时,贝尔对我说,“但是我们的机构一直被忽视,而我们完全能在谈判桌上发挥作用。有猜测说,也许是因为我是女性,我不是常春藤名校毕业生。也许是这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观偏见。但是我发现,当其他人不理会我们的时候,我不得不变得强硬一些。”
我个人的想法是:如果在危机蔓延的时候,有更多的当权者愿意听听她的意见,这个国家的经济状况会好很多。她的意见更加符合常理,她一直在努力保护纳税人、银行存款者和房主的利益。举个例子,如果其他监管机构能够认真对待她一开始对次级贷款的警告,今天的金融状况就不会是这个样子。
“我们一直认为自己是草根民众的利益拥护者,”她接着说,“其他的监管机构从来不知道银行倒闭会带来怎样的灾难,因为这是我们的工作。我们亲眼看到关闭小银行之后人们失业的惨状。其他监管机构从来看不到,在大银行面前,小银行受到了怎样的不公平待遇。还有些监管机构有一种制度上的心理优越感,认为大银行总是我们这一边的。”
这番话又把我带回了我们话题的起点,也就是贝尔斯登公司。在我采访她之后的几周里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发现贝尔的观点是完全正确的。她曾对我说:“我认为贝尔斯登的案子建立了对政府干预的一种预期:干预并不一定能解决问题。”如果就这样让贝尔斯登倒闭,反而会给华尔街的金融机构发出正确的讯息,而且现在还有足够的时间,也不会像雷曼兄弟倒闭那样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我一直认为,”贝尔说,“让每个市场主体都遵守同一套规则是极其重要的。”
但是2008年,这一切并没有发生。贝尔确实打了一个漂亮仗,她确认了下一次危机来临的时候这一切一定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