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的大佬:经济拖累民主党
《时代》周刊撰文指出,民主党选情不佳除了“钟摆效应”因素,主要还是受目前的美国经济形势所累。以参议院改选中最引人注目的内华达州为例,该州是民主党大佬、参议院多数党领袖里德的选区。《时代》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联合进行的民调显示,里德目前的支持率为45%,比深受“茶党”青睐的前内华达州众议员莎伦·安格尔少4个百分点。
文章称,安格尔似乎是个被媒体嘲笑多过赞扬的候选人,她曾提出包括给戒毒囚犯提供免费按摩的荒唐建议,上周还曾对一群拉美裔选民说“你们长得很像亚洲人”。但是这样的人物却将六届联邦参议员、两届联邦众议员里德逼到墙角,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美国目前的经济形势没有好转,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民主党候选人的颓势。原来,内华达州是次贷危机的重灾区,在美国整体经济开始缓步复苏的大环境下,该州目前的失业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50%,选民自然会迁怒于奥巴马的密友、民主党代表人物里德。就算有奥巴马伉俪、克林顿夫妇以及众多好莱坞明星站在身后,里德筹到的竞选资金还落后政坛“晚辈”安格尔400万美元。
风暴的中心:奥巴马对败选很淡定
对可以预见的选举败局,处在政治风暴中央的奥巴马也无能为力。美国《国家杂志》记者罗纳德·布朗斯坦曾在1994年中期选举时采访当时的总统克林顿,不久前又在白宫见到了奥巴马。对比同样面临中期选举不利局面的两位年轻总统,布朗斯坦指出,跟当年克林顿相比,奥巴马对选举灾难的反应出奇的平静,似乎已经接受了即将败选的事实。
据布朗斯坦回忆,克林顿当年在中期选举前非常难受,整个人都显得焦躁和忧虑,在接受采访时不断谴责“国会共和党领导人强烈的党派意识”,并抱怨说,尽管自己再努力当时的政治环境都无法让他拉近和选民的距离。“他整个人就像漫天的大雾一样阴郁,”布朗斯坦称。
但是在采访奥巴马时,布朗斯坦感觉这位美国历史上首位黑人总统虽然强调是前任留下的烂摊子让他必须采取不讨人喜欢的激进改革手段,但是看上去对选举结果却并不焦虑。布朗斯坦说:“奥巴马已经非常严肃地在考虑将怎样影响一个共和党人居多的国会,他想的问题更加实际,在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能源领域可以跟共和党合作,而在税收、医疗保险和社会福利方面双方又将产生怎样的摩擦。”
一名白宫幕僚曾形容奥巴马眼下就像“没有起风的湖面”。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表示:“我不知道这样说是否足够准确,他面临所有挑战都是同样从容和坚定,就像人们在他2008年竞选时所看到的那样。他的哲学依然是不会过热、也不会很冷淡,只是面对每一天的现实做到最好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