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楠烇拷7閺堬拷15閺冿拷 閺勭喐婀�娴滐拷 閸愭粌宸�閸忥拷閺堬拷瀵わ拷娑撯偓

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大陆  >   社会

贷款1000元一个月滚成7万 校园贷能否销声匿迹?

2017年05月10日 09:29:45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字号:    

  2016年的一组统计数据显示,面向大学生的互联网消费信贷规模已突破800亿元。这800亿元都来自哪里?《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此前多次调查采访发现,提供校园贷的平台主要有三种:一是专门针对大学生的分期购物平台,如趣分期、任分期等,部分平台还提供较低额度的现金提现;二是P2P网贷平台,提供用于大学生助学和创业的贷款,如投投贷、名校贷等;三是阿里、京东、淘宝等传统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服务,比如已经成为大部分消费习惯的花呗和白条。

  如果说购物分期付款本质上是“赊销”的性质,那么向学生提供现金贷款从而收取高额利息或手续费就是纯粹的食利了。事实上,现在的校园里一旦学生有借款的需求,无论是从校园的公告栏,还是微信朋友圈、QQ群里,都可以找到号称“无担保、无抵押,当日放款”的贷款广告。不仅如此,还有一些高校学生俨然成为了这些校园贷款的“宣传大使”,通过介绍同学借钱而从中抽成获利。

  贷来的钱都用到了哪里?

  在校园贷恶性事件频发之后,关于学生借款的用途引起了社会纷纷议论。排除掉所谓“虚荣”和“攀比”成分,大学生是否也有适当高消费的生活需求?《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中,有不少学生表示,除了在学校的正常生活开销,大部分学生都会有想要消费的“冲动时刻”,比如想要换一部最新款的手机,或者买一件心仪很久的衣服,或者仅仅是用来请朋友吃喝玩乐了。但是这些开支明显已经超过了他们正常的零花钱范围。有学生表示,父母在计算零用开支的时候往往会不经意忽略掉这笔开销。

  那为什么会选择提前消费或者贷款消费这种模式呢?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表示,因为钱不是花到了“正经用途”,所以不好意思和父母开口。

[责任编辑: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