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博物馆是在皇宫里头,而这座皇宫里面的建筑,花草树木,本身就是文物。
一踏进故宫文华殿陶瓷馆,张甡就被“国宝”环绕了。
馆里有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唐朝的三彩、宋代的五大名窑精品。展厅中间摆着乾隆时期的釉彩大瓶,器身自上而下各类釉彩多达15种,如此完整的釉彩大瓶,全世界只此一件。
“这就是乾隆让人造出来炫技的,艺术价值其实不高。”隔着玻璃,张甡指着这只大瓶,从最上面的那层釉彩开始,一层一层讲下来。很快,他的周围聚起了一群游客。有人打开手机,翻出自家收藏品的照片给张看,请他帮忙品鉴。
张甡已经在故宫陶瓷馆当了5年志愿讲解员。每周能和这些古物共处一个下午,让他特别愉悦。在故宫,有故事的器物数不胜数。张甡随手一指,就指到了明成祖朱棣握在手里喝茶的青花压手杯。
“叫压手杯,是因为杯口恰好合朱棣虎口一圈。这种杯子全世界只有三个半,都在故宫。”他说。
这里展现的是“整个中国陶瓷史”,展品有的是故宫的宫廷旧藏,有的是民间的捐赠。陶瓷馆平日里游客不多,会“拐进文华殿看陶瓷来的,基本都是爱好者”。
同样在陶瓷展厅做志愿讲解的朱宏,时常会碰见慕名而来听他讲解的陶瓷爱好者,有些甚至是从外地赶过来的。朱宏最喜欢给游客讲的,是前排展柜里陈列的陶器,“凝聚着7000年前原始人的智慧”。
今年69岁的朱宏,退休前是化学老师。在故宫里,每一位志愿讲解员都有自己的特色,有的擅长鉴赏工艺,有的熟知文物背后的掌故。而朱宏在讲瓷器的时候,能说出不同瓷土的化学成分,讲出不同釉彩的颜色是由铁还是铜的化合物呈现的。他曾经亲眼在显微镜里看过不同的瓷釉。
[责任编辑: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