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冰”走出亚洲走向欧美
2014年5月,以一个16岁萌妹子为形象的AI“小冰”问世,从最初的文字对话,到后来的语音、图像交互,小冰活跃在多个社交平台上,已经有几千万用户。2015年,小冰走出国门,在日本上线,名为Rinna。2016年12月14日,美国版的小冰Zo在美国上线,进入多个社交平台。
“小冰这个产品,两年半前发布的时候,我们判断在国内会有用户,因为国内互联网市场很热闹、很发达,但对于国外是否有用户,我们并没有十分把握。”王永东是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院长,他说“小冰”在日本市场发布后,反响之好出乎意料,这给小冰团队增加了信心。这次在美国发布,也达到了之前的预期。这说明“小冰”这样的人工智能产品不仅在国内和亚洲市场受欢迎,在欧美也受到了用户的欢迎。
王永东谈到,除去用户这个方面,在人工智能大方向的探索,如果仅局限于一个中国市场的成功,意义有局限。他相信,“小冰”会在全球人工智能的发展中,起到独特的作用。
谈起最初制造“小冰”的动意,李笛说,他2014年注意到云计算和大数据蓬勃发展,基于情感反应相关的数据包含着巨大价值,进而意识到在新的时代,感官交互会出现新内涵。
事实证明,这些最初的判断是正确的。“小冰”在不断成长,从公开的人类对话中不断学习新的技巧,与人类对话轮数越来越高。此外,已经会开口说话的小冰,她的语音在自然度方面,也是目前国内同类产品中最高的。
李笛认为,在语音技术方面,他们与其他公司没什么太大的区别,但是“小冰”提高很快,包括在训练其他语言时,“小冰”的语音自然度也同样很快就能提高上来,这是因为在原始大数据里,把基于情感的这些数据有效提炼出来,产生了巨大的价值。
据透露,“小冰”还将化身其他国度少女,登陆其他国家。
[责任编辑: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