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大陆  >   社会

中科院院士姚檀栋:7000米冰川上守护青藏高原

2017年02月04日 10:10:59  来源:广州日报
字号:    

  被好友女儿叫“冰人叔叔”

  在姚檀栋的办公室,两排书架、一张办公桌、一台电脑、两把椅子,看起来异常简陋。“这样挺好。要那么多东西干啥,多余的只会让人分心。”姚檀栋爽朗一笑。但通常到了晚上11点,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办公室的灯通常还亮着,有时甚至灯火通明。和多数学理工科的科学家一样,说“客套话”不是姚檀栋擅长的。“和姚老师聊天,要挑重点说,直奔主题,否则他嫌浪费时间,会打断你。”姚檀栋的学生提醒记者。

  “看了姚院士的行程表,很难让人相信他已经是62岁的老人。”2009年开始师从姚檀栋的戴玉凤记得,有一次姚檀栋去国外开会,从机场回来就直奔办公室,“他精力太充沛了,好像不需要休息”。

  过去30多年间,到过多少次青藏高原,姚檀栋已经数不清了。在登山界,普遍认为6000米海拔,已是常人登高的极限。但姚檀栋和他的同事们工作的许多地点,却是从海拔6000米开始的。他们在7000米高原上钻取的达索普冰芯,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冰芯。

  钻取冰芯的过程异常艰险。跟随姚檀栋的学生曾这样描述:登山路上,每走一段就会看到一个小牌子,上面写着遇难者的名字和生命“凝固”的日期。风雪呼号中,谁也不知道脚下有没有夺命的裂缝。

  有一次,他在零下20摄氏度的气温下的冰面上行走,头昏沉沉的。他突然感觉到前面的雪有些松软,一脚踩下去,踩到了一个冰裂缝,一只脚陷了进去,他赶紧用冰镐抓住冰面,在周围人的帮助下,慢慢爬了出来。有一次,他还遇到雪崩,眼看着远处的雪山崩塌,所幸雪崩在快要到他跟前时停了下来。

  30多年来,他累计在冰川上工作的时间超过60个月。前些年去美国看望好友时,姚檀栋被好友的女儿叫“冰人叔叔”。在姚檀栋的办公室,始终放着一个登山包和冰镐,因为他随时可能出发,登上冰山之巅。

[责任编辑: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