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京城持续雾霾重污染天气。CBD核心区各建筑工地全部按照要求停止户外土石方作业,工作人员采用人工与机器相配合的方式喷水降尘。未来几天,污染物持续累积,区域之间互相传输,霾呈现逐渐加重的趋势。
本地污染物排放降30%
昨天,国家环保部也向媒体通报了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等省市23个城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情况及应对效果。截至昨天14时,北京市实际PM2.5日均浓度比预测值明显下降。据市环保局昨天公布数据显示,此次红色预警让北京本地污染物排放降低30%左右,本地产生的PM2.5因而降低20%以上。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柴发合解释,一旦不利扩散气象条件开始形成,区域中的污染物累积速度远远大于扩散速度,减排越早,越有成效。“现在统一联动不仅包括可能出现重污染的城市,还有在区域输送中占有非常重要位置的,或是区域输送量很大的城市,也纳入到控制中心区。这样一方面能够减少输送。另一方面一旦开始累积,影响非常大。”
但随着极端不利气象条件的持续,昨天到今天的污染情况有所加重,出现第一个高值,21日出现第二个高值,减排措施的具体成效需要进一步观察评估。
预警越早效果越好
15日,京城上空蓝天白云,空气质量甚至达到优良,却早早地发布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对此,市环保局应急处处长王斌表示,提前发布红色预警有助于各部门、各单位有足够的时间启动预警措施,发挥减排作用,降低污染物浓度峰值。
17日白天是红警发布后的第一个白天,但很多市民觉着雾霾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究其原因是,早晨受东北方向一个弱高压系统的影响,本市地面有弱的偏北风,对污染物的积累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东北部地区浓度水平改善至良好级别,城区大部分处于轻中度污染水平。但午后随着这个小高压系统的减弱,各区污染物浓度开始出现抬升,14时,大部分地区已经达到了重度污染级别。从区域上看,本市的空气污染也呈现南北差异较大的特征,南部污染水平普遍高于北部。
据了解,进入12月以来,京津冀及周边区域已发生三次重污染天气。环保部每次都统一向各地通报重污染预警提示。根据环保部预警提示,两次污染过程中分别有60个城市和42个城市统一提前启动与预警信息相符的预警响应。效果如何呢?相关负责人表示,第一,重污染开始时间推迟了;第二,峰值降低了;第三,污染范围减小了。
对于这次雾霾为何如此凶猛的原因,中国气象局环境气象中心高级工程师桂海林解释,每次出现雾霾天气过程,基本都是由不利气象条件和污染物排放共同造成的。这次雾霾过程成因也不例外。略有不同的是,这次污染过程中的大气处于非常稳定状态,垂直扩散能力和水平扩散条件均极差,且持续时间长。后期受南风影响,空气湿度增大,吸附空气中更多的污染物,加重污染。未来几天,污染物持续累积,区域之间互相传输,霾呈现逐渐加重的趋势。
[责任编辑: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