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大陆  >   社会

洋猪肉比国产肉价格低2/3!背后还有更可怕的事

2016年11月30日 13:48:17  来源:北青网
字号:    

  温氏集团种猪分公司一位负责人曾表示,成本控制的目的就是要让单头成本降下来,首先分子要减小,分母增大,把分母无限增大才能够降低单头饲料成本。

  养殖生猪的成本中,饲料占了六至七成,疫苗兽药、人工场地水电等合计占约三成。对于年出栏500头以下的养殖散户来说,无论是对饲料等生产资料的议价能力,还是对先进技术的采纳能力,都因受限于资本和规模实力而无力承担。

  “与散户不同,规模化养殖带来专业化,专业化才有利于育种、防疫、人工授精、饲养管理新技术的使用,新技术又有利于降低死亡率、提升生产力,比如场内保持光照和温湿度恒定,这种系统便不是普通养殖散户有实力上马的。”冯永辉表示:

  “并且,美国已经实现了完整的纵向产业链整合,也就是说从育种、饲料、机械化饲养、屠宰、配送已经实现了整合,可以说目前美国大型肉类生产企业已经控制了绝大部分肉类生产的全过程。”

  国内养殖散户应该慌吗?

  倾向于用产业链逻辑思考进口猪肉冲击的冯永辉,对生猪产业是否会遭受廉价进口猪肉的冲击十分警惕。

  他认为,“当前中国生猪产业令人担忧的现状在于,中国的养殖业产能占全球50%,但养猪成本却大大高于国外。去年美、德、巴西、越南的成本价只相当于人民币4.0~4.5元/斤,而我国的成本价是6.0~ 6.5元/斤,一度还达到7.0~7.5元/斤。国内养殖成本这么高,一旦低价的外国猪肉大量进入,势必在中国的生猪产业链还没完成升级的时候,便挤垮很多养殖户。”

[责任编辑: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