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任何市场而言,信息的及时与透明都很重要,将生猪养殖信息细化到这种程度,有利于养殖企业之间把握市场趋势。比如得知仔猪存量普遍过高的信息,那么可以安排不同出栏时间以错开生猪供应高峰期。”郭静利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过多的散户,将导致信息难以及时统计和传导,市场信息以讹传讹,网络消息层出不穷真假难辨。”
先进的养殖技术带来高产能
河北廊坊养猪大户孙少志进入生猪养殖行业已有20年,其养殖规模在京津冀地区位列前五强。在他看来,规模化猪场的技术优势,带来成效显著的成本控制。
“为什么进口猪肉能这么便宜?技术差距太大。美国一头母猪,平均一年可产23头小猪,在欧洲甚至可产28头,在中国呢?大型猪场才能做到平均17~18头。即使按照最近的生猪产业五年规划,到2020年,目标也只是年产19头小猪。”孙少志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生猪控制成本与实现盈利的关键,就在于技术。”
[责任编辑: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