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地力也·海力力内心的火种就是在双惟班点燃的。这个有着深邃双眸的维吾尔族姑娘,出生在新疆吐鲁番市托克逊县。“小时候,最远的地方我只去过吐鲁番,而且那回还不小心跟父母走散了。从那以后,他们就不轻易让我出门了。”2013年9月初,开地力也来到江西求学,因为一时不适应内地生活,一度备感迷惘。
一年后,读完预科的开地力也进入江西中医药大学医药营销专业学习,在室友的鼓励下,加入了双惟班。“在双惟班,老师给了我很大帮助,给我机会,鼓励我、指导我,我感觉自己心中的小火苗被逐渐点燃。”开地力也笑着说。
开地力也经受了“魔鬼般”的训练:普通话讲不好,就每日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学吐字发音,练绕口令;英语薄弱就从ABC、音标开始学;汉语不好就写读书笔记和成长日志……使出了“洪荒之力”,“我终于敢开口说普通话,还能用汉语写文章了。”开地力也脱胎换骨般的改变,惊呆了身边的人。
此后,开地力也又通过竞选担任了“双惟”记者团团长,拿起相机去捕捉双惟班感人的一幕幕,并创办“双惟青年”微信公众号,发布队友们的原创日志、读书笔记,迅速吸粉8000余人……“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更不敢去做的事。如果没在双惟班,没有队友的帮助,没有老师的激励,我可能还是那个很不自信的女孩。是‘双惟’给了我希望,给了我成长。”在开地力也的感染和带动下,古丽妮萨、热米拉等8位来自新疆的小伙伴也加入了双惟班。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能够走得更远。”与肖勇、开地力也一样,一个名为“不弃疗”的学习小组也践行了双惟班的这一格言。
2014年初,2011级临床医学院的郑婉与邹昆、贾广枝等11位双惟班学员组建学习团队“不弃疗”小组——“永远不放弃治疗学习小组”的简称,寓意不管医生还是患者,都不该在本该争取的时间里放弃治疗。
“就是想通过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实现有效的自我管理。”郑婉说。
有了想法,有没有办法?郑婉和组员们自创了一套法子。
[责任编辑: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