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大陆  >   社会

大学素质教育的新实验:“双惟”班的十年长跑

2016年11月11日 13:50:1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字号:    

  为了梦想携手前行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能够走得更远”

  肖勇一瘸一拐走向讲坛,痉挛的双手抱紧了话筒。虽然口齿不很清晰,但他一开口,台下会意的掌声依旧。

  5月29日,肖勇第二次登上“双惟”青年论坛。上一次是在2012年5月的“双惟”学子证书授予仪式上,当时他以“蜕变”为题,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成长之路,誓言要跨专业考取中医学研究生。这一次,他是作为毕业的“双惟”学子代表返校参加双惟班创立10周年交流会。

  出生时难产,肖勇曾命悬一线。产医束手无策,是一位老中医用银针扎活了他,但肖勇从此落下了残疾。他一边抱着药罐,一边艰难求学,终于跌跌撞撞考入江西中医药大学。同龄人的误解、陌生人的嘲笑,更使肖勇内心深处的无助与自卑感如影随形。

  “这是一个温馨的大家庭,队友们自信的笑容、热情的呼唤,深深地感染了我。‘双惟’,就是要让自卑的人不再自卑!晨跑,让我改掉懒散的坏习惯,潜移默化中磨炼了意志;晨读,让我重新拾起激情燃烧的感觉,不知不觉中增加了知识积累……”肖勇回顾了如何从风雨无阻的晨跑,开启自己的双惟班磨砺之路。

  肖勇本科读的是医学营销专业。晦涩的医用古汉语,五年制中医专业的学生都觉得学起来困难,何况是一名非中医专业的学生跨专业考研?也许源于婴幼时期中医的救命之恩,凭借着较好的文字功底和对中医的浓厚兴趣,肖勇很快入门了,对《黄帝内经》的领悟超乎常人。功夫不负有心人,2012年9月,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研究生。肖勇创作的长篇青春励志小说《爱在岐黄路上》,激励了很多处于迷茫中的学子。

  “每个学生心中都有一粒成才的火种,都有成才的动力,只是因为各种外在条件的限制没有被发现,双惟班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让学生能够感知到每天的进步。”曾担任双惟班指导教师的廖东华说。

[责任编辑: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