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飙升,“地王”遍地,数量之多甚至创下了历史纪录。截至8月24日,今年全国单宗土地成交金额超过10亿元的地块共有300宗,而去年前8个月为150宗,同比暴增100%。
除此之外,总价“地王”也频繁出现。单宗地超过100亿元的总价“地王”达到了4宗,分布于深圳、上海、杭州、天津四地;超过50亿元的有24宗,超过30亿元的有77宗。并且,除了一线和强二线城市,武汉、济南、石家庄、南宁、福州等二线中城市也开始成为“地王”频繁出现的区域。
9月11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在一场经济圆桌会上痛斥这一怪相,直言高房价对青年的“伤害”——“我觉得如果一个城市,年轻人觉得这个城市生活成本太高,待不下去的时候,这个城市是没有未来的。北京就是这样,有一些年轻人本来打算买房子,大概在5年前,集各种关系,所谓‘洪荒之力’还能买房子的话,现在很多人已经不想这个事了。如果年轻人觉得这个城市成本太高已经待不下去了,这个城市也无法创新。”
房价为何如此疯狂?
曾任国泰君安证券总经济师、首席经济学家的李迅雷视角独特:在货币超发的情况下,居民从“储蓄养老”这一理念,变为“买房养老”,住房成为中国家庭资产配置的主要品种,这推动了房价不断上涨。
[责任编辑: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