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先识字再学拼音
今年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从外观到内容结构上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最直观的感觉就是变大了,新教材改成A4纸张大小的“大本”。
据北青报记者了解,内容上最主要的变化就在于,以往先学拼音的情况将一去不复返,新教材将更关注识字的能力,将先教新生识字再学拼音。此前的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目录顺序为“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一、课文”等,新教材则改为了“我上学了、识字一、汉语拼音、课文”等。
针对这样有些“颠覆性”的变化,朝阳区八十中学枣营分校的姜海霞老师表示,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减轻现在孩子的入学压力。她说:“过去一直沿用着先学拼音后识字的模式,从开学起,学生和老师的压力都很大,原本一个月要完成的进度,往往都会延后,家长们也非常焦虑,担心自己的孩子学不好,跟不上。”
据姜老师介绍,新教材有部分的课文被替换,新增的课文有《秋天到了》《江南》等,同时增加的还有几首儿童诗。不少语文老师也注意到,新教材更加注重对传统文化内容的渗透,无论是识字环节或是语文园地栏目,都增加了不少传统文化素材,“比如有一个故事就是反映孩子和孩子们拿着小人儿书在讨论《西游记》,还有识字环节里,印出了京剧人物的形象等等,这些细节都在不同程度渗透传统文化的元素。”
此外,新教材在识字量的要求上,也发生了改变,总数由原来的400字改为了现在的300字。尽管总量减少了,但要求会写的汉字量仍保持100字不变。据一年级语文老师透露,原先要求学生们会写的字,基本都是独体字,如“大”、“小”,但新教材里增加了一小部分的双体字,如“林”、“从”,“无论是识字部分,还是写字部分,新教材都增加偏旁部首、笔顺等提示内容,对于学生们的学习有了更好的辅助。”
[责任编辑: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