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非 第一六零师少将参谋长,被追认为中将 部队冲出重围,他长眠紫金山下
“父亲常年在广东部队,抗战一爆发就随广东一六零师赶赴上海,参加淞沪会战,打得非常惨烈!”专程从加拿大赶来的司徒非将军三子司徒伦老人说起父亲,声音不高但充满自豪。
1893年出生的司徒非早年毕业于保定军校,与叶挺、邓演达等人是同学,他学习勤奋,精通战略战术,为人正直,性格刚强。在“一二八事变”中,司徒非作战英勇,被赞为“大胆将军”。
“淞沪会战后,父亲率部撤退到南京外围,参加南京保卫战,部队整编后任一六零师少将参谋长,奉命驻守汤山、青龙山一带。”司徒伦说,12月6日,日军进攻汤山。一六零师因缺员严重,全师官兵以命相搏两日后,汤山失守,部队不得不退守到紫金山东北一线。日军衔尾而攻,司徒非率部队激战三天,击退日军一次次进攻。12月10日,元气大伤的一六零师刚撤至大水关,又奉命调入城内准备巷战。
“撤退命令下得太仓促,很多部队乱作一团。父亲所部是和罗策群任副师长的一五九师一起从太平门一带突围的,不得不说,他们非常有胆气,因为突围方向选在日军正面,后来证明,这一招挽救了部队。”司徒伦说,12日天黑之后,父亲率部和友军从紫金山北麓向南突进。一路上,他们不断受到日军猛烈阻击,战斗极为惨烈,不断有官兵牺牲。“危急时刻,罗策群用广东话喊,‘勿做衰仔的跟住我冲啊’(不想做孬种的跟我冲),但话刚讲完就倒下了。父亲拿着最心爱的手枪率奋勇队继续冲杀,不幸中弹,他不甘心,把手枪里的子弹都发射出去,直到子弹用光……”
[ 责任编辑:张晓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