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大陆  >   社会  >   正文

记得娃生日忘父母的 “新二十四孝”你能做到几条

2012年10月24日 09:03 来源:重庆日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其实父母要求不高,偶尔给他们做一次饭,老人会感动好久。”受访者刘欢欢说,上个月母亲生日,她下厨做了一道妈妈最爱吃的糖醋排骨。看着一碗排骨端上席,母亲奇怪地看了她一眼,脸上笑颜如菊,转头对老伴说:“太阳从西边出来喽……”

  这句话让刘欢欢很有感触,想到父母终究会慢慢老去,她不禁伤感:“父母都喜欢吃面、喝骨头汤,以后老得做不动了,我这个唯一的女儿难道还上街去买不成?”

  不是不顾父母,而是没有精力和条件

  此次调查还显示,受访的儿女们每天能打一个电话问候父母的比例为13.7%,每周能打一个电话的为63.4%,一个月以上才打一次电话的为15.4%。约68.3%的儿女平均每次给父母打电话的时间在5分钟以内,21.7%的中青年人每次与父母通话的时间在5-10分钟。

  另外,11.2%的中青年人不清楚父母爱好;89.2%的儿女没有对父母说过我爱你;成年后没有陪过父母逛公园的占20.3%,陪父母逛过1-5次公园的占62.7%,陪父母逛过5-10次公园的仅为12.2%。

  “不是不顾父母,而是没有精力和条件。”受访者罗强是复盛镇安置房建设工地的建筑工人,他的老家在四川农村,父母都已60多岁了。“我和老婆在重庆打工,常常都想回家看看老人,尽尽孝心,但回一趟家来回要花4天时间。城市生活成本又太高,连我自己都是住在工地,接父母来团聚不现实。”罗强说,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每天有活儿干,春节能按时领着工钱回家过年,实在没有精力关心老人的生活细节。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