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大陆  >   社会  >   正文

“中国式接孩子”调查:多系独生子家长担心安全

2012年10月20日 09:03 来源:扬子晚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孩子和接送的家长几乎一对一

  昨日下午3时许,记者来到南京凤凰花园城小学。其时,学校门口已经聚集了百余位家长,不少家长开着私家车过来接孩子,他们将车停靠在湛江路马路两边。马路两边原本就停靠有一排车辆,这使狭窄的湛江路更显得拥堵。

  更多的家长则选择电动自行车前来接小孩。30多台电动车将学校与湛江路交叉的小空地挤得满满当当,家长们或坐在车上闲聊,或聚集在校门口向校内观望,嘈杂的情形和热闹的集贸市场没有差别。

  该校一到二年级是两点五十放学,三年级到六年级三点放学。于是,当校门打开,有学生开始走出学校时,聚集在学校附近接孩子的家长群开始骚动起来,大家纷纷往校门口走去,睁大眼睛,仔细搜寻着自家的小孩。

  随着不断有更多的家长赶来,和不断走出的学生流汇合,整个校门口更显热闹。徐女士每天都要来接读三年级的儿子,因为儿子还要上一会儿兴趣班,大约四点多才会出校,这让她在人群中显得不那么着急,这位全职在家带小孩的家庭主妇悠闲地坐在电动车上,百无聊赖地看着眼前嘈杂的人群。

  孩子不小了,为什么还要来接?面对记者的提问,徐女士表情有些夸张,她感觉这问得有些莫名奇妙——“你看到有哪个小孩不用接的?”她反问记者,“都是家里的独苗,家长怎么可能放心让他们(孩子)自己回家。”

  恰如徐女士所说,记者注意到,在学校门口,前来接小孩的家长群和小学生几乎形成一比一的比例,没有人接的学生屈指可数。如此大的人流自然对学校门口的交通造成很大压力。城市的其他地方,路上交通压力最大的时间是上班族们的上下班时间,而对于学校附近的道路而言,它完全由学校上学、放学时间主导。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