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表面看,大学生起薪和农民工可能相差不多,但大学生的上升空间却比普通农民工大得多。当大学生工作几年掌握一定经验后,其上升潜力会更大,薪水也会明显上涨。
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受访的420户企业员工年薪中,就能够反映平均水平的中位数来看,2010年博士年薪为9万元,硕士7.2万元,本科毕业生4.4万元,大专生3万元,高中中专技校类毕业生2万元,初中及以下学历者1.8万元。
成都市人社局副局长张钟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受访人群中,博士及以上学历者最高年薪达37万多元,比同类的硕士研究生高出约10万元。不同学历间的工资差距依然明显,学历、技术等级越高,收入相对较高。
而对于农民工来说,在“用工荒”时代,工资水平的提高仍掩盖不了其从事低端行业的重复性、单调性、上升渠道不畅、社会地位不高等问题。
中华全国总工会去年2月发布的调查报告称,整体收入偏低、劳动合同执行不规范、工作稳定性差、社会保障水平偏低、职业安全隐患较多、企业人文关怀不到位等6大问题,仍是新生代农民工亟待解决的问题。
可见,强调“大学生工资低于农民工”,只是少数媒体制造的新闻效应来吸引眼球罢了。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不妨理性看待起薪不如农民工现象,更务实一些,从基础岗位做起,边学习边积累经验。通过几年的历练,大学生如果能渐渐独当一面,薪酬自然会稳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