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时政 | 本网快讯 | 两岸 | 国际 | 港澳侨 | 热点新闻 | 大陆纵览 | 社会 | 财经 | 教育 | 军事 | 科技 | 传媒 | 奇闻趣事 | 新闻发布会 | 新闻人物

嫖宿幼女罪罪名饱受争议 专家称应一律定为强奸

时间:2012-06-04 08:51  来源:中国青年报

  有专家分析,即使幼女接受了财物,自愿出卖肉体,也是由于心智不成熟经不起利诱,在这种情况下,旨在保护幼女身心健康的法律应该首先强制规定成年人恪守道德底线,还是让未成年人分担罪责?“嫖宿幼女罪”就是把原来法律认定的“强奸犯”变成嫖客,而受性侵害的幼女却变成卖淫女,那些奸淫幼女的罪犯,完全可以用“不知对方年龄”或“自愿有偿”开脱罪责。

  大多数国家规定,凡是幼女在法定年龄之下,不管有没有钱物交易,不管是否自愿,与幼女有性行为一律界定为强奸,对未成年人进行无条件保护。

  佟丽华警告说:“由于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不断滑坡,类似的案件会增加,如果法律保护不加强,孩子会受到更严重的伤害。”

  在报告中,儿童遭遇家庭暴力的案件也受到关注。佟丽华表示,现在每一起针对儿童的家庭暴力案件背后,都折射着明显的制度缺陷。

  “最大的问题是,我国现有关于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法规大多是指导、倡导性的,缺少实施性条款,实践中很难得到有效执行。”佟丽华说。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二条中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可以撤销其监护人的资格;依照《民法通则》第十六条的规定,另行确定监护人。

  “实际操作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剥夺了父母的监护权后,这些孩子在哪里生活?按照《民法通则》规定,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单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承担监护职责,但这些组织缺少专门经费及专业人员,将其指定为监护人显然不具现实可操作性。”

  看起来对于施暴父母更有震慑作用的虐待罪,在佟丽华看来更是一条“荒谬”的法律。根据《刑法》及其司法解释,虐待罪属于自诉案件范围,由受到暴力对待的一方主动提起诉讼,否则司法不能主动干预,只有致使重伤、死亡的,才能进入国家公诉程序。然而,《民事诉讼法》规定,无诉讼行为能力人由他的监护人作为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

  佟丽华说,这意味着未成年人的家庭暴力案件很难进入司法程序。假设孩子遭受父母一方虐待,而另一方不愿意或者不敢代理孩子诉讼,或父母双方都对孩子施暴,那么未成年人自己起诉就会出现难以被法院受理的局面。

  “撤销监护人资格、按虐待罪追究施暴者的刑事责任这两个硬性举措,在实践中几乎没有被应用。”佟丽华说。

  报告呼吁,政府要对孩子在家庭中的成长状态负起责任。在家庭养育孩子有困难或监护出现问题时,政府要通过福利体系提供支持。在父母侵害孩子权益时,要给予有效干预,对于父母严重侵害孩子合法权益屡教不改的,或特别恶性的父母残害孩子的案件,要建立可操作的刑事责任追究制度和监护资格撤销制度。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减少这类案件的发生。

点击更多新闻进入新闻中心 社会新闻 经济新闻 教育新闻

分享到:
编辑:吴怡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