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跳槽次数掩饰“空窗期”
“高管修改简历非常普遍,多多少少都存在与实践情况有出入的问题。”凌磊告诉记者,相比较而言,技术型的高管简历动手脚的相对少,毕竟可以看到他的作品或是工作成果。而管理类高管的简历最常出现与实际不符的情况。
曾经凌磊遇到一个很恶劣的简历造假。一次,他受某地产公司委托要挖一名项目经理。有一位职业经理人投了简历,经过初步的调查,此人的各方面条件都非常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用人单位进行面试后也比较满意,入职手续都快要办完的时候,突然发现了问题。这位职业经理人是盗用了他领导的身份来应聘的,他实际只是领导的助理,根本没有独立做过一个地产项目。“为了让自己职业生涯上一台阶,想出了造假的方法,最终还是遭用人单位弃用。”
在采访中,一些人士也坦言了简历修饰的问题。一位地产总监告诉记者,曾经他不满意自己的职位选择跳槽,在投简历时将过往的职务拔高一点,介绍项目时扩大一点,确实提高了跳槽的成功率。虽然用人单位没有发现,但他想起这事也有些后怕。“现在再也不敢干这种事了。”
盗用他人身份去求职
为了保证招聘到的高管的质量,用人企业往往要求猎头出具一份详细的调查报告,要求通过第三方甚至是第四方、第五方侧面求证应聘者信息的真实性。这在猎头界称为背景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