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时政 | 本网快讯 | 两岸 | 国际 | 港澳侨 | 热点新闻 | 大陆纵览 | 社会 | 财经 | 教育 | 军事 | 科技 | 传媒 | 奇闻趣事 | 新闻发布会 | 新闻人物

盘点身边“尴尬”禁令:塑料袋依然我行我“塑”

时间:2012-02-23 16:36  来源:新华网

  业内人士指出,这种说法站不住脚,手机卡的启用必须通过移动通信运营商的电脑控制系统,从技术角度而言,手机实名制的落实没有任何困难。只是在市场竞争环境下,各移动通信运营商为争夺客户才对“无名”手机卡的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中国政法大学卫生法研究中心主任于秀艳认为,“酒驾入刑”对遏制酒后驾车的效果立竿见影,相比之下,由卫生部出台的 “禁烟令”没有受到普遍尊重和执行,在于刑法和部门规章所具有威慑力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中国疾控中心原副主任兼控烟办主任杨功焕认为,目前有关部门和一些城市出台的公共场所禁烟的规定,普遍存在缺少处罚规定、执行力度不够等问题。

  日前,记者向工商部门举报沈阳市南二小食品交易市场内有超薄劣质塑料袋在出售,接待记者的中国小食品城市场管理所副所长丁芳立刻派出了工作人员进行查处。

  丁芳介绍,工商部门一直对销售使用这种低质塑料袋进行查处,去年还开展过专项行动,如今仓库里还堆放很多当时查处没收的塑料袋。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商行政管理人员对记者表示,真正落实“限塑令”很难,一方面对商家是否无偿提供塑料袋取证难,另一方面对塑料袋厚度测量难。

  禁令尚未成功,公众仍需努力

  辽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张思宁认为,增强禁令的可执行性,落实执行主体,加大对禁令执行的督促和问责,是保证令行禁止的重要条件。

分享到:
编辑:张晓静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