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轮车整治难,难在一时间从根子上禁绝各类违法问题。”宿迁市城管局副局长袁大勇认为,在一些城市,三轮车作为一种交通出行工具,是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受到市民青睐。盐城曾经对是否赞成全面禁止三轮车进行过调查,网友们纷纷留言“反对全面禁止”,就因为三轮车运营历史已久,搭乘便捷,完全取缔了不方便百姓出行,“应该打击非法,保留适量合法三轮车”便成为主流意见。
更重要的是,“蹬三轮”还是一些老百姓的生计所在,让各地管理者不得不谨慎对待。沭阳县杏林小区的崔树宝,老伴和女儿患病在身,失去劳动能力,一家人的生活全靠老崔蹬三轮车撑着。每每听到整治三轮车的消息传来,老崔都感到揪心,“如果不蹬三轮车了,我们怎么活啊?”而有这样情况的三轮车夫也有相当一批。
一方面是,引发的社会问题触动城市管理“神经”,一方面是,涉及一批弱势群体人员的“饭碗”,三轮车应该何去何从,怎样才能踏上健康有序轨道?
扬州曾有4600多辆拼装、杂牌、无证上路的“黑车”。针对三轮车夫担心失去立身之本,扬州出资“收购”了市区居民经营性三轮车,同时配套实施一系列保障性措施。而且,为了帮助车主“改行”,市政府专门为之制定了“再就业”政策。“整治工程”变成了一项“民生工程”,投入的资金超过1000万元,经过“瘦身”的三轮车大军焕然一新,从业者素质大大提升。
灰色车身,狮头环扣,龙头扶手,车头、车尾处印有苏州水城门标志,体现浓郁的复古味道……苏州将三轮车纳入城市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把“落后”的三轮车变成了一种招眼的旅游工具。市交通局客运管理处负责人介绍说,苏州对三轮车实施公司化经营模式,实行“公车公营、一车一工”,企业与车工建立规范的劳动用工关系,所有车工将得到妥善安置,实现“老有所养”。为了提升从业者素质,客管部门还对车工实行违章违纪计分考核。比如,车工有逆向行驶、乱停乱靠、宰客骗客等行为,都将被计入违章违纪计分考核中,计满分值,车工将不得再行运营了。如今,走在那石板路上,徜徉于古典园林和小桥幽巷,三轮车清脆的“嘀铃铃”声,成为古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