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时政 | 本网快讯 | 两岸 | 国际 | 港澳侨 | 热点新闻 | 大陆纵览 | 社会 | 财经 | 教育 | 军事 | 科技 | 传媒 | 奇闻趣事 | 新闻发布会 | 新闻人物

女孩微博直播自杀被救 心理医生称难得父爱是心结

时间:2011-12-09 16:20  来源:大洋网

  武警医院心理科成瘾医学中心主任何日辉称,欣欣生活中感受到的都是压力,得到的支持太少。而问题的主因,则是她与父亲的矛盾,“长期得不到父爱,这是她的一个心结。但不能将问题归于父亲,对儿女的爱是父母的天性,只是教育方式不对,属于盲目的爱。”

  欣欣家人:她高中时遭恶作剧受刺激

  谈起欣欣患抑郁症的起源,欣欣父母与男友不约而同提到高中时,同学的一次恶作剧使她无法释怀。

  “青春期脸上长痘痘,班上的男生对她恶作剧,把她的丑态拍下来放到网上,受了刺激,”黄阿姨说,为此欣欣晚上还独自跑到实验楼哭泣。原本学习很好的欣欣,渐渐一蹶不振,高考未考上理想大学,“之后去复读,但她压力太大,告诉我上课脑袋一片空白,于是只有退学了。”

  心理医生:药物治疗不能防止再自杀

  何日辉看望欣欣后说,首先要保证欣欣生命的安全,不能只是观察,“由于病人意识不是很清醒,而应当抽血送去专科医院化验,看体内到底是什么药,药量是多大,把身体康复放在首位。”

  “药物治疗是有效的,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不能防止自杀行为,”何日辉主张进行多维度的治疗,从心理、家庭、恋爱关系几方面入手,这样抗压能力才能提高,“家庭治疗是关键,建立很好的沟通,不论遇到什么事,都感受得到父母的爱。”

  对于欣欣几天前说让家人放心,表示自己好转一事,“她在假扮正常,实际上是让家属放松警惕,”何日辉说,遇到这种情况家人更应注意。(魏伯航 童丹)

点击更多新闻进入新闻中心 两岸新闻 台湾新闻

分享到:
编辑:张晓静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