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猎二十几年了,从没见过这么大的野猪。”现场专门负责“拣”(收集野猪信息,包括猪的数量、大小、来去时间、去向)的人判断和郑振书一致:这是一只单独行动的野猪,目前已经向西逃向大山。
抓捕队伍连夜出发
绕出山口向西,是更高的山,绵延几里路都种有庄稼。
队伍决定先行一段看看情况。
跟着“拣”脚印的人,大家高一脚低一脚地走在林间。
这个时候,领头人突然停下脚步。“进山了,野猪应该从这个地方爬坡上去的。”有能力清晰分辨野猪脚印的人在队伍中地位不低,很有话语权。他估计野猪就在这座被当地村民称为武山的山上——此地离杨家村后山约5公里。“晚上再来,带上Q、老K和加加。”
Q、老K和加加都是狗的名字,Q擅长跟踪;老K则对山猫、野兔特别敏感;加加的突出本领就是拦路,它可以组织狗队把野猪从山顶赶到山脚。
11月29日晚上9点,考虑到野猪王的体重,除了Q、老K、加加,郑振书还带上了小龙、小灰两条猎狗。所有的狗都进了铁笼,铁笼被固定在皮卡车上。汽车发动后,一分钟前还“汪汪”大叫的狗瞬间就安静了,耳朵竖起,一路上不发一点声响。
就这样,先期5个老猎户(后来扩大到6个),加上5只猎狗,向西出发。